|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引言 | 第9页 |
| ·森林群落的演替与机理 | 第9-10页 |
| ·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 第10-11页 |
| ·N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 ·环境因子 | 第11-12页 |
| ·凋落物状况 | 第12-13页 |
| ·土壤动物和微生物 | 第13页 |
| ·土壤N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实验室培养法 | 第13-14页 |
| ·野外培养法 | 第14-15页 |
| ·森林土壤N素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15-16页 |
| ·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 | 第15页 |
| ·土壤N有效性与生物多样性 | 第15页 |
| ·森林土壤氮矿化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 | 第15-16页 |
| ·土壤N有效性与水及C、P、K等元素的耦合作用 | 第16页 |
| ·植被对有机N的吸收 | 第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新颖之处 | 第17-19页 |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9-25页 |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9-22页 |
| ·气候特征 | 第19页 |
| ·土壤理化性质 | 第19-20页 |
| ·植被状况 | 第20-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 ·气候特征 | 第22页 |
| ·林分特征调查 | 第22-23页 |
| ·林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第23页 |
| ·土壤有效N动态 | 第23页 |
| ·土壤矿化速率动态 | 第23页 |
| ·上壤相对NH_4~+-N、NO_3~--N和矿质N动态 | 第23-24页 |
| ·上壤温度、水分对N矿化速率的影响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24-25页 |
| 第3章 土壤有效N动态 | 第25-3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研究材料 | 第25页 |
|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 ·结果 | 第26-30页 |
| ·土壤NH_4~+-N | 第26-27页 |
| ·土壤NO_3~--N | 第27-28页 |
| ·土壤矿质N | 第28-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土壤有效N及其组分的季节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 ·不同演替阶段对土壤矿质N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中亚热带森林演替土壤中有效N组成特点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土壤氨化、硝化和净矿化速率动态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 ·研究材料 | 第33页 |
|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 ·氨化速率 | 第34-35页 |
| ·硝化速率 | 第35-36页 |
| ·净矿化速率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土壤氨化,硝化和净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 | 第38-39页 |
| ·群落演替对N矿化的影响 | 第39页 |
| ·中亚热带森林演替土壤中N矿化过程的主体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5章 土壤相对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 | 第41-48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 ·研究材料 | 第41页 |
|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41页 |
|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 ·结果 | 第42-46页 |
| ·讨论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N矿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48-54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研究材料 | 第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数据统计 | 第49页 |
| ·结果 | 第49-51页 |
| ·氨化速率 | 第49-50页 |
| ·硝化速率 | 第50-51页 |
| ·净矿化速率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温度对N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水分对N矿化作用的影响 | 第52页 |
| ·森林演替对N矿化过程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7章 讨论 | 第54-58页 |
| ·评价N有效性的各个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 ·土壤特性对N转化与有效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 ·PVC埋管法与树脂法的方法比较 | 第56页 |
| ·森林演替N的矿化速率及其有效性对植被恢复和森林管理的启示 | 第56-58页 |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