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国家意识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国外现状 | 第11-13页 |
2.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3.国家意识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民族认同 | 第16-18页 |
1.民族认同的定义 | 第16页 |
2.民族认同的理论模型 | 第16-17页 |
3.民族认同的结构 | 第17-18页 |
三、问题提出与研究设想 | 第18-21页 |
(一)以往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第18页 |
1.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2.研究对象单一 | 第1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补充国内低年级小学生国家意识的实证研究 | 第19页 |
2.充实我国少数民族儿童的特点研究 | 第19页 |
(四)研究设想 | 第19-21页 |
1.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3.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一)预测被试 | 第21页 |
(二)正式施测被试 | 第21-23页 |
二、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一)小学生国家意识问卷 | 第23页 |
(二)民族认同问卷 | 第23-24页 |
(三)SPSS16.0 统计软件 | 第24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24-26页 |
(一)研究准备阶段 | 第24页 |
(二)问卷编制阶段 | 第24-25页 |
(三)正式问卷的翻译与施测阶段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45页 |
一、小学生国家意识问卷的编制 | 第26-30页 |
(一)预测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1.项目分析 | 第26-27页 |
2.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3.因素的命名 | 第29页 |
(二)信效度检验 | 第29-30页 |
二、汉、蒙、朝鲜族小学生国家意识发展特点研究 | 第30-37页 |
(一)小学生国家意识的总体状况 | 第30-31页 |
(二)小学生国家意识的性别特点 | 第31页 |
(三)小学生国家意识的民族特点 | 第31-33页 |
(四)小学生国家意识的年级特点 | 第33-37页 |
三、汉、蒙、朝鲜族小学生民族认同发展特点研究 | 第37-43页 |
(一)小学生民族认同的总体状况 | 第37-38页 |
(二)小学生民族认同的性别特点 | 第38页 |
(三)小学生民族认同的民族特点 | 第38-40页 |
(四)小学生民族认同的年级特点 | 第40-43页 |
四、汉、蒙、朝鲜族小学生国家意识发展与民族认同发展的关系 | 第43-45页 |
(一)小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43-44页 |
(二)小学生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均值差异检验 | 第44页 |
(三)不同情景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 | 第44-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54页 |
一、问卷编制与性能 | 第45页 |
二、小学生国家意识发展的特点 | 第45-49页 |
(一)国家意识的因素 | 第45-46页 |
(二)国家意识的总体状况 | 第46页 |
(三)国家意识的性别差异 | 第46-47页 |
(四)国家意识的民族差异 | 第47页 |
(五)国家意识的年级发展特点 | 第47-49页 |
三、小学生民族认同的特点 | 第49-51页 |
(一)民族认同的总体状况 | 第49页 |
(二)民族认同的性别差异 | 第49页 |
(三)民族认同的民族差异 | 第49-50页 |
(四)民族认同的年级发展特点 | 第50-51页 |
四、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关系 | 第51-53页 |
(一)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的相关关系 | 第51-52页 |
(二)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的比较 | 第52页 |
(三)不同情景下的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 | 第52-53页 |
五、本研究局限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6页 |
后记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