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尾矿库工程的特点及事故案例分析 | 第12-28页 |
·尾矿库工程的特点 | 第12-20页 |
·尾矿库布置类型及特点 | 第13-16页 |
·尾矿堆积坝的形式及特点 | 第16-20页 |
·前南斯拉夫兹莱托沃铅锌矿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分析 | 第20-21页 |
·国内尾矿坝的事故案例分析 | 第21-27页 |
·云南锡业公司火谷都尾矿库溃坝事故 | 第21-22页 |
·柿竹园有色金属矿牛角垅尾矿库溃坝事故 | 第22-25页 |
·银山铅锌矿尾矿坝决口事故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危险源定性定量分析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页 |
·尾矿库坝体失稳安全检查表法分析 | 第28-36页 |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事故树分析 | 第36-41页 |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基本事件 | 第36-38页 |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事故树构建 | 第38页 |
·事故树的分析 | 第38-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事故致因模型 | 第42-56页 |
·事故致因理论概况 | 第42-46页 |
·事故的定义及特征 | 第42-44页 |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 第44-46页 |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管理失误—能量转移事故模型 | 第46-55页 |
·管理失误论 | 第46-47页 |
·能量转移论 | 第47-49页 |
·管理失误—能量转移事故的MORT模型 | 第49-52页 |
·基于管理失误—能量转移理论的尾矿库坝体失稳模型建立与原因分析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尾矿库坝体失稳的人工神经网络辨识 | 第56-7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现状 | 第56-60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简史 | 第56-59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 | 第59-60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第60-66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 | 第60-63页 |
·BP算法原理 | 第63-64页 |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64-66页 |
·BP算法在MATLAB上的实现 | 第66页 |
·坝体失稳辨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第66-70页 |
·模型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66-67页 |
·模型输出参数的确定 | 第67页 |
·确定人工神经网络的构造 | 第67-68页 |
·训练样本的选取 | 第68-70页 |
·输入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70页 |
·预测结果分析 | 第70页 |
·白马冲尾矿库坝体稳定性人工神经网络辨识 | 第70-74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70-73页 |
·模型输入参数 | 第73页 |
·人工神经网络辨识结果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坝体失稳危险源分析 | 第75-88页 |
·层次分析法及其建模步骤 | 第75-82页 |
·层次分析法产生的背景 | 第75-76页 |
·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步骤 | 第76-79页 |
·层次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 第79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第79-82页 |
·基于FAHP的坝体失稳危险源权重分析 | 第82-87页 |
·坝体失稳事故模型的构建 | 第82-83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83-85页 |
·层次排序 | 第85-87页 |
·结果分析 | 第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