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生产饮用水过程中膜生物污染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本文中所涉及的符号含义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2页 |
| ·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挑战 | 第10-12页 |
| ·我国水资源概况 | 第10页 |
| ·传统水处理技术 | 第10-11页 |
| ·传统水处理技术的安全隐患 | 第11-12页 |
|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3页 |
| ·膜分离技术分类以及特点 | 第13-15页 |
| ·膜污染和劣化的研究 | 第15-17页 |
| ·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7页 |
| ·目前国内外的膜微生物污染研究技术 | 第17-18页 |
| ·PCR-DGGE 技术 | 第18-20页 |
| ·PCR-DGGE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PCR-DGGE 技术的操作步骤 | 第19-20页 |
| ·PCR-DGGE 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本实验的意义以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本实验的技术路线 | 第21页 |
| ·实验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超滤膜生物污染研究 | 第22-39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27页 |
| ·样品来源 | 第22页 |
| ·超滤设备 | 第22页 |
| ·超滤流程 | 第22-23页 |
| ·水质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 ·微生物计数 | 第23-25页 |
| ·PCR-DGGE | 第25-26页 |
| ·不同过滤条件对超滤膜生物污染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膜表面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 ·膜稳定性验证 | 第27-28页 |
| ·超滤膜通量与水质指标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微生物 CFU | 第29-33页 |
| ·PCR-DGGE 的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不同实验条件对超滤膜生物污染的影响 | 第36-37页 |
| ·SEM 图像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纳滤膜生物污染研究 | 第39-48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 ·样品来源 | 第39页 |
| ·纳滤设备 | 第39页 |
| ·纳滤流程 | 第39-40页 |
| ·水质指标的测定 | 第40页 |
| ·微生物计数 | 第40页 |
| ·PCR-DGGE | 第40页 |
| ·膜表面污染扫描电镜观察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膜材料的稳定性验证 | 第40-41页 |
| ·纳滤膜通量与水质指标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 ·微生物 CFU | 第42页 |
| ·PCR-DGGE 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 第42-46页 |
| ·膜表面污染情况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