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试行法官助理制度的背景 | 第13-20页 |
一、我国现阶段司法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一) 我国的司法现状(宏观的角度) | 第13-15页 |
(二) 我国法院审判制度现状(微观的角度) | 第15-16页 |
二、高密法院预审法官制度的启示 | 第16-17页 |
三、我国的法官职业化建设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国外法官助理制度的考察 | 第20-27页 |
一、美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20-22页 |
二、法国的法官助理制度 | 第22-24页 |
三、两国法官助理制度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一) 法官职业的精英化 | 第24-25页 |
(二) 司法事务的精细化 | 第25页 |
四、两国法官助理制度对我国建立法官助理制度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对我国法官助理制度试点法院实践情况的考察 | 第27-39页 |
一、试点法院实践情况考察 | 第27-32页 |
(一)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的“321审判机制” | 第27-29页 |
(二)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1211审判运行机制” | 第29-30页 |
(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多助多书”审判机制 | 第30-32页 |
二、法官助理制度试行情况利弊分析 | 第32-39页 |
(一) 法官助理制度确实有助于提高我国司法的公正和效 | 第32-33页 |
(二) 法官助理制度遭遇的质疑 | 第33-35页 |
(三) 法官助理制度概念进一步明晰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39-52页 |
一、法官助理制度需要相关的配套改革 | 第39-42页 |
(一) 法官员额制度改革 | 第39-40页 |
(二) 审前准备程序改革 | 第40-41页 |
(三) 庭审方式的改革 | 第41-42页 |
二、法官助理的选任和职责确定 | 第42-47页 |
(一) 法官助理的来源 | 第42-43页 |
(二) 法官助理的任职条件 | 第43-45页 |
(三) 法官助理的产生方式 | 第45页 |
(四) 法官助理的职责与分工 | 第45-47页 |
(五) 法官助理的待遇 | 第47页 |
三、进一步协调法官助理与法官的关系 | 第47-49页 |
(一) 法官与法官助理的配备和比例关系 | 第47-49页 |
(二) 法官与法官助理的关系协调 | 第49页 |
四、法官助理管理制度的完善 | 第49-52页 |
(一) 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法官助理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培训 | 第49-50页 |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