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8页 |
| 一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交往结构分析 | 第18-32页 |
| 一 主体:流动研究人员 | 第18-20页 |
| 二 空间:现实与虚拟 | 第20-23页 |
| 三 时间:工作与休闲 | 第23-26页 |
| 四 模式:“组”、“团子” | 第26-30页 |
| 五 规范:角色、情景制度、行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交往行为分析 | 第32-42页 |
| 一 分析框架 | 第32-33页 |
| 二 样本描述 | 第33-35页 |
| 三 交往状况 | 第35-42页 |
| 第四章 交往功能分析 | 第42-48页 |
| 一 满足需求 | 第42-44页 |
| 二 团体的构建与维系 | 第44-46页 |
| 三 个体的发展与进步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研究生交往的两点思考 | 第48-53页 |
| 一 角色与交往 | 第48-50页 |
| 二 选择与交往 | 第50-53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3-56页 |
| 一 写在结论之前 | 第53页 |
| 二 结论 | 第53-54页 |
| 三 进一步探讨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 | 第59-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