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第一章 MGC5306 的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 ·MGC5306 的细胞定位 | 第9页 |
| ·MGC5306 的基因结构 | 第9-10页 |
| ·MGC5306 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0-11页 |
| ·MGC5306 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2页 |
| ·MGC5306 在肿瘤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SUMO 化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SUMO 家族概述 | 第14页 |
| ·SUMO 化修饰 | 第14-15页 |
| ·去SUMO 化修饰 | 第15页 |
| ·SUMO 蛋白的功能 | 第15-17页 |
| ·SUMO 的亚细胞定位 | 第16页 |
| ·SUMO 化调节蛋白的转录活性 | 第16页 |
| ·SUMO 化调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6页 |
| ·拮抗泛素化 | 第16页 |
| ·SUMO 在基因组完整性和染色体中的功能 | 第16-17页 |
| ·SUMO 第一类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19-42页 |
| 前言 | 第19-20页 |
| 第一章 人MGC5306 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0-34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22页 |
|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方面 | 第20-21页 |
| ·蛋白表达 | 第21-22页 |
| ·仪器 | 第22-23页 |
| ·方法 | 第23-28页 |
| ·引物的设计和MGC5306 片段的扩增 | 第23页 |
| ·凝胶中回收质粒pEGFP-N1-MGC5306 的PCR 产物 | 第23-24页 |
| ·酶切质粒pEGFP-N1-MGC5306 的PCR 回收产物 | 第24页 |
| ·酶切载体质粒pET-41a(+) | 第24页 |
| ·溶液中回收酶切产物 | 第24-25页 |
| ·Inoue 法制备超级感受态细胞(DH5α) | 第25页 |
| ·转化 | 第25-26页 |
| ·抽提重组质粒Pet-41a(+)-MGC5306 | 第26页 |
| ·重组质粒pET-41a(+)-MGC5306 酶切鉴定 | 第26页 |
| ·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6-27页 |
| ·菌体总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 ·pET-41a(+)-MGC5306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28-29页 |
| ·IPTG 诱导重组质粒pET-41a(+)-MGC5306 的表达 | 第29页 |
| ·pET-41a(+)-MGC5306(98-204A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2页 |
| ·方法 | 第30页 |
| ·pET-41a(+)-MGC5306(98-204AA)的构建及鉴定 | 第30-31页 |
| ·IPTG 诱导重组质粒 pET-41a(+)-MGC5306(98-204AA)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3页 |
| ·关于 MGC5306 基因的 PCR 扩增和载体选择方面 | 第32页 |
|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人MGC5306 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亚细胞结构定位 | 第34-41页 |
| ·材料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34-35页 |
|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方面 | 第34页 |
| ·亚细胞结构定位方面 | 第34-35页 |
| ·方法 | 第35-37页 |
| ·真核表达载体pDsRED-C1-MGC5306 的构建 | 第35页 |
| ·Hela 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35-36页 |
| ·Hela 细胞的脂质体瞬时转染 | 第36页 |
| ·MGC5306 蛋白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 第36页 |
| ·MGC5306 蛋白和蛋白相互作用 | 第36-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真核表达载体pDsRed-C1-MGC5306 构建示意图 | 第37页 |
| ·真核表达载体pDsRED-C1-MGC5306 的构建及鉴定 | 第37-38页 |
| ·MGC5306 蛋白在Hela 细胞中的亚细胞结构定位 | 第38-39页 |
| ·MGC5306 蛋白和SUMO-1 蛋白相互作用 | 第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附图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