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换热器及散热通道网络热性能的火积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27页
   ·热学在国民经济科学发展中的意义第13-15页
   ·换热器优化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换热表面对流换热强化技术第15-16页
     ·换热器热参数的热力学优化第16-18页
     ·最小熵产原理的不足第18页
   ·散热通道网络优化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导热通道网络优化第18-20页
     ·对流换热通道网络优化第20-22页
     ·现有散热通道网络优化存在的问题第22页
   ·凝汽器管束布局优化的研究现状第22-26页
     ·经验公式和经验准则第23-24页
     ·实验研究第24-25页
     ·数值模拟第25-26页
     ·现有凝汽器管束布局优化工作的不足第26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火积—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第27-47页
   ·管流、渗流和导电中的传递能力及其耗散第27-31页
     ·线性传递定律与传递过程不可逆性第27-30页
     ·管流的传递能力第30-31页
   ·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火积”及其耗散第31-41页
     ·导热与管流的比拟第32-34页
     ·火积和火积平衡方程第34-36页
     ·基于火积耗散率定义的等效热阻第36-41页
   ·导热及对流换热过程的最小热阻优化第41-45页
     ·体点散热优化第41-44页
     ·方腔对流换热优化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换热器的火积耗散和等效热阻分析第47-65页
   ·现有的换热器性能分析方法第47-52页
     ·对数平均温差法第47-48页
     ·有效度—传热单元数法第48-49页
     ·换热器效率分析第49-50页
     ·换热器熵产分析第50-52页
   ·换热器的火积耗散和等效热阻分析第52-58页
     ·换热器的火积耗散率第52-54页
     ·以火积耗散率定义的换热器等效热阻第54-58页
   ·换热器分析的有效度—热导方法第58-64页
     ·换热器有效度与等效热阻的关系第59-60页
     ·典型换热器的有效度—热导关系第60-62页
     ·有效度—热导法中不可逆性与有效度的单调关系第62-63页
     ·有效度—热导法的优缺点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换热器热性能优化的最小热阻原理第65-89页
   ·换热器热性能优化的现有方法第65-67页
     ·换热器优化的最小熵产原理第65-66页
     ·换热器优化的场协同原理第66-67页
   ·换热器优化的最小热阻原理第67-71页
     ·最小热阻原理第69-70页
     ·叉流换热器的优化第70-71页
   ·最小热阻原理与温差场均匀性准则的对比第71-74页
   ·最小热阻原理与最小熵产原理的对比第74-81页
     ·最小热阻原理与最小熵产原理的差别第74-80页
     ·最小热阻原理与最小熵产原理的联系第80-81页
   ·换热器网络的等效热阻分析第81-88页
     ·换热器网络简介第81页
     ·换热器网络的火积耗散率和等效热阻第81-83页
     ·换热器网络优化的最小热阻原理第83-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基于阻抗分析的散热通道网络优化第89-125页
   ·散热通道网络简介第89-92页
   ·导热通道网络的等效热阻分析与优化第92-94页
   ·流体分配通道网络的等效流阻分析与优化第94-117页
     ·流动通道的等效流阻第94-95页
     ·总体积一定的流体分配通道网络第95-114页
     ·总表面积一定的通道网络的等效流阻第114-116页
     ·受体积和表面积限制的通道网络的等效流阻第116-117页
   ·一般通道网络中的积耗散率均分定律第117-123页
     ·数学模型第118-120页
     ·一般通道网络的积与积耗散率第120-122页
     ·积耗散率的均分定律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6章 基于阻抗分析的凝汽器管束布置优化第125-139页
   ·多孔介质的等效渗流流阻分析与优化第125-131页
     ·多孔介质假设的发展第125-127页
     ·体点吸质问题的等效渗流流阻第127-129页
     ·体点吸质优化的压力梯度均匀化准则第129-131页
   ·基于等效渗流流阻分析的凝汽器管束布置第131-137页
     ·近菱形疏通道管束布置第131-133页
     ·近菱形疏通道管束性能的数值验证第133-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燃烧过程积灰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受冻融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和冻融过程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