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网络坐标系统的简介 | 第7-8页 |
·非中心式网络坐标系统的安全问题 | 第8-9页 |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0-11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2 章相关研究工作 | 第12-28页 |
·网络坐标系统的基本思想 | 第12-14页 |
·代表性的网络坐标系统 | 第14-18页 |
·GNP | 第15页 |
·PIC | 第15-16页 |
·NPS | 第16-17页 |
·Vivaldi | 第17-18页 |
·小节总结 | 第18页 |
·非中心式网络坐标系统的安全问题 | 第18-20页 |
·无序攻击 | 第18-19页 |
·隔离攻击 | 第19页 |
·排斥攻击 | 第19页 |
·系统控制攻击 | 第19页 |
·组合攻击 | 第19-20页 |
·非中心式网络坐标系统的现有安全机制 | 第20-27页 |
·RVivaldi | 第20-22页 |
·Kalman Filter | 第22-24页 |
·Veracity | 第24-25页 |
·安全机制的性能比较 | 第25-26页 |
·安全机制的特点总结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典型攻击对非中心式网络坐标系统PIC 的影响 | 第28-45页 |
·研究意义 | 第28页 |
·背景知识 | 第28-31页 |
·PIC 基于三角不等式的安全机制 | 第28-30页 |
·三角形违反(TIV) | 第30-31页 |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实验设置 | 第31页 |
·性能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43页 |
·不同数据集的TIV 研究 | 第32-33页 |
·随机攻击 | 第33-36页 |
·固定位置攻击 | 第36-39页 |
·串通隔离攻击 | 第39-41页 |
·组合攻击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基于社会关系的非中心式网络坐标安全机制Sniper 的设计 | 第45-54页 |
·在线社会网络 | 第45-46页 |
·Sniper 的框架设计 | 第46-48页 |
·Sniper 的基础概念 | 第46-47页 |
·Sniper 的体系结构 | 第47-48页 |
·Sniper 具体机制实现 | 第48-52页 |
·邻居节点的选择 | 第48-50页 |
·邻居节点的验证 | 第50-52页 |
·初始化节点的工作机制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具有Sniper 机制的Vivaldi 系统的性能研究 | 第54-74页 |
·性能仿真的实现 | 第54-57页 |
·攻击设计和实现 | 第54-55页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5-56页 |
·性能研究的指标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7-73页 |
·Sniper 系统安全性能的测量 | 第57-60页 |
·关键参数变化对 Sniper 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60-73页 |
·本章总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