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客体 | 第14-15页 |
·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内容 | 第15-16页 |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金融风险论 | 第16-17页 |
·公共利益说 | 第17页 |
·管制失灵论 | 第17-18页 |
·新制度经济学对金融监管的解释 | 第18-20页 |
3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历程及现状 | 第20-28页 |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历程 | 第20-23页 |
·1864年《国民银行法》颁布—金融监管体制的萌芽 | 第20-21页 |
·1914年建立联邦储备体系—金融监管体制基本形成 | 第21页 |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 | 第21-22页 |
·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 第22-23页 |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 | 第23-25页 |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 | 第25-28页 |
4 次贷危机影响下的美国监管体制的变革 | 第28-36页 |
·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的问题 | 第28-29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的实质 | 第30-33页 |
·以超级监管机构克服监管套利 | 第30-31页 |
·以加强监管合作克服监管本位主义 | 第31-32页 |
·以倚重规则监管克服监管宽容 | 第32-33页 |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对美国未来金融运行的影响 | 第33-36页 |
·将金融创新纳入风险监管和监管机制 | 第33页 |
·将所有金融参与者纳入监管范围 | 第33-34页 |
·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监管机制 | 第34-36页 |
5 美国金融监管变革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36-45页 |
·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6-38页 |
·计划经济时期(1948年——1978年) | 第36页 |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年——1992年) | 第36-37页 |
·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和完善(1992年——至今) | 第37-38页 |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挑战 | 第38-40页 |
·银行监管理念不尽科学 | 第38-39页 |
·监管体系有漏洞 | 第39页 |
·监管内容不完善 | 第39-40页 |
·金融监管方式相对落后 | 第40页 |
·金融监管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 第40页 |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40-45页 |
·正确监管制度的移植与本土化 | 第41-42页 |
·寻求监管和市场力量的平衡 | 第42-43页 |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建设 | 第43-44页 |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协同风险 | 第44-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