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4页 |
| ·生态旅游的兴起 | 第11-12页 |
| ·生态旅游的定义 | 第12页 |
| ·生态旅游资源 | 第12页 |
| ·森林旅游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趋势 | 第12-14页 |
| ·森林空气负离子资源 | 第14-18页 |
| ·空气负离子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机理 | 第14-15页 |
| ·空气负离子的评价方法 | 第15页 |
| ·森林空气负离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15-16页 |
| ·影响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子 | 第16-18页 |
| ·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区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 第18页 |
|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旅游现状 | 第18-21页 |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 ·试验区自然地理状况 | 第21页 |
| ·试验仪器与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 ·试验所用仪器 | 第21-22页 |
| ·试验测点分布 | 第22-23页 |
| ·监测方法 | 第23页 |
| ·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第24-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6页 |
|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6-33页 |
| ·毛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6-30页 |
| ·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30-33页 |
| ·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序列变化特征 | 第33-44页 |
| ·同一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差异 | 第33-38页 |
| ·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差异 | 第38-42页 |
| ·临安市近郊、远郊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 第42-44页 |
|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若干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 | 第44-46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6-49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 附录 | 第54-56页 |
| 个人简历及读研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