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参二连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9-25页 |
| 1. 祖国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第9-16页 |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10页 |
| ·对辨证论治的认识 | 第10-11页 |
| ·五参二连颗粒组成及方解 | 第11-12页 |
| ·药物分析 | 第12-16页 |
| 2. 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认识 | 第16-25页 |
| ·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病机制 | 第16-17页 |
| ·室性期前收缩的危险评估 | 第17-19页 |
| ·西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治疗措施 | 第19页 |
| ·西医对室性期前收缩的非药物治疗 | 第19-20页 |
| ·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及心率振荡的临床意义 | 第20-25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5-31页 |
| 1. 临床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 ·诊断标准 | 第25页 |
|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 ·终止试验 | 第25页 |
| ·治疗方案 | 第25-26页 |
| ·观察方法 | 第26页 |
| ·不良反应记录 | 第26-27页 |
|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 2. 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7页 |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7页 |
| ·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变化情况 | 第27页 |
| ·心电图早搏疗效分析 | 第27页 |
| ·QTd、HRV、HRT分析 | 第27-28页 |
| ·安全性观测及不良反应 | 第28-29页 |
| 3. 结论 | 第29页 |
| 4. 讨论 | 第29-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6页 |
| 附录 | 第36-3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