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央视“春晚”少数民族文化节目概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春晚”概述 | 第8-11页 |
一、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二、对春节文化的重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春晚”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形态 | 第11-17页 |
一、“春晚”为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第11-12页 |
二、少数民族文化节目类型分析 | 第12-17页 |
第二章 央视“春晚”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 | 第17-26页 |
第一节 电视文艺晚会节目类型的传播优势 | 第17-19页 |
一、电视文艺晚会的叙事方式 | 第17-18页 |
二、从《天路》看“春晚”的叙事方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春晚”在整合包容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 第19-23页 |
一、主题定位 | 第19-20页 |
二、节目多样性要求 | 第20-21页 |
三、审美需求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春晚”的播出优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动 | 第23-26页 |
一、依托“央视”优势频道 | 第23-24页 |
二、借助黄金时段优势 | 第24-25页 |
三、采用现场直播形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央视“春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春晚”对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 第26-29页 |
一、电视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 | 第26-27页 |
二、“春晚”的政治功能 | 第27-28页 |
三、《天地吉祥》个案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春晚”对建构多元文化的贡献 | 第29-31页 |
一、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第29页 |
二、传播多元文化信息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春晚”对少数民族文化跨国传播的促进 | 第31-34页 |
一、少数民族文化呈现跨国传播趋势 | 第31-32页 |
二、打造全球华人平台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央视“春晚”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局限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形式欠缺多样化 | 第34-36页 |
一、少数民族歌舞节目过多 | 第34-35页 |
二、节目重复现象严重 | 第35-36页 |
三、缺乏反映人口较少民族的节目 | 第36页 |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开掘不足 | 第36-38页 |
一、偏重展示少数民族风情 | 第36-37页 |
二、缺乏少数民族典型人物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央视“春晚”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应做的改进 | 第38-40页 |
第一节 深刻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 第38-39页 |
一、多层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 | 第38页 |
二、抓住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特点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 | 第39-40页 |
一、增加新闻性、纪实性元素 | 第39页 |
二、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呈现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附表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