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犯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一章 行为犯概述 | 第9-22页 |
第一节 行为犯概念 | 第9-13页 |
一、大陆法系关于行为犯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我国大陆关于行为犯的概念 | 第11-12页 |
三、我国刑法中行为犯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行为犯与相关犯罪形态的区别 | 第13-19页 |
一、行为犯与结果犯 | 第13-16页 |
二、行为犯与危险犯 | 第16-18页 |
三、行为犯与情节犯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行为犯的立法依据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行为犯的分类 | 第22-24页 |
第一节 举动犯和过程犯 | 第22页 |
第二节 行为犯的其他类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行为犯的犯罪形态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停止形态 | 第24-27页 |
一、行为犯的预备犯 | 第24-25页 |
二、行为犯的中止犯 | 第25-26页 |
三、行为犯的既遂与未遂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共犯形态 | 第27-31页 |
一、行为犯与身份犯 | 第27-29页 |
二、行为犯与对合性共犯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罪数形态 | 第31-38页 |
一、行为犯与结果加重犯 | 第31-32页 |
二、行为犯与想象竞合犯 | 第32-33页 |
三、行为犯与牵连犯 | 第33-35页 |
四、行为犯与转化犯 | 第35-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