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财政支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背景 | 第8页 |
·国际背景 | 第8-9页 |
·政策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9-12页 |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经验及启示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结构框架 | 第18-19页 |
2 财政支农理论 | 第19-26页 |
·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1页 |
·市场失灵 | 第21-22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2-23页 |
·财政支农政策概述 | 第23-26页 |
·财政支农政策含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目标 | 第25-26页 |
3 湄潭财政支农实证分析 | 第26-40页 |
·湄潭财政支农情况 | 第26-32页 |
·湄潭县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湄潭县财政支农情况 | 第27-32页 |
·湄潭财政支农评价 | 第32-37页 |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增加 | 第35页 |
·支农资金少,且结构不合理 | 第35-36页 |
·支农资金投资效益低下,农民增收不明显 | 第36页 |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 第36页 |
·县、乡负担重,财政难以支撑 | 第36-37页 |
·湄潭财政支农存在问题的根源 | 第37-40页 |
·缺乏公共财政理论下财政支农的合理定位 | 第37-38页 |
·缺乏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合理分配 | 第38页 |
·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 | 第38-39页 |
·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 | 第39页 |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存在利益博弈 | 第39-40页 |
·缺乏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严格监督 | 第40页 |
4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设计 | 第40-47页 |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 | 第40-42页 |
·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的目标 | 第42-43页 |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的原则 | 第43-44页 |
·公共性支出原则 | 第43页 |
·准公共产品原则 | 第43页 |
·财力集中原则 | 第43-44页 |
·科技原则 | 第44页 |
·优化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 第44-46页 |
·重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第44页 |
·增加对农业科技三项的投入 | 第44-45页 |
·发展农业保险业 | 第45页 |
·发展农村医疗体制建设 | 第45页 |
·推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 第45-46页 |
·完善农村文化教育建设 | 第46页 |
·确立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农侧重点 | 第46-47页 |
5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有效性的对策 | 第47-52页 |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的事权 | 第47-48页 |
·坚持支农项目规划 | 第48-49页 |
·加强资金使用事中监督 | 第49页 |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 第49-51页 |
·加强事后审计管理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