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Rho GTP 酶激活蛋白及其功能的多样性 | 第10-18页 |
·RhoGAP 和Rho 族蛋白的关系 | 第10-12页 |
·RhoGAP 的结构 | 第12-13页 |
·RhoGAP 活性的调控机制 | 第13页 |
·RhoGAP 的功能多样性 | 第13-18页 |
·动物的RhoGAPs | 第13-15页 |
·植物的RhoGAPs | 第15-16页 |
·真菌的RhoGAPs | 第16-18页 |
·稻瘟病菌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稻瘟病菌的侵染循环过程 | 第19-20页 |
·稻瘟病菌产孢信号途径 | 第20-21页 |
·稻瘟病菌 RhoGAP 蛋白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供试质粒 | 第22页 |
·供试植物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生化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35页 |
·蛋白序列获得与分析 | 第23页 |
·稻瘟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质量的检测 | 第23页 |
·DNA 琼脂糖电泳 | 第23-24页 |
·PCR 扩增 | 第24页 |
·PCR 产物的胶回收 | 第24页 |
·PCR 产物的TA 克隆 | 第24-25页 |
·Escherichia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5-26页 |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6页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26页 |
·质粒酶切与连接 | 第26-27页 |
·MgLRG1 和MgRGA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27-28页 |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 第28页 |
·稻瘟病菌菌丝体total R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28-29页 |
·RT-PCR 反转录 | 第29-30页 |
·Southern 杂交 | 第30-33页 |
·DNA 转印 | 第30页 |
·探针的扩增 | 第30-31页 |
·探针的标记 | 第31页 |
·探针标记效价的检测 | 第31-32页 |
·杂交及洗膜 | 第32页 |
·免疫显色 | 第32-33页 |
·稻瘟病菌突变体的表型观察 | 第33-35页 |
·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 第33页 |
·产孢量统计及细胞形态观察 | 第33页 |
·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试验 | 第33-34页 |
·大麦离体接种试验 | 第34页 |
·非造伤接种 | 第34页 |
·造伤接种 | 第34页 |
·水稻致病性鉴定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2页 |
·稻瘟病菌 RhoGAP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5-37页 |
·稻瘟病菌 MgLrg1 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37-45页 |
·MgLrg1 的结构特点 | 第37页 |
·MgLRG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Mg1rg1 敲除突变体的筛选与验证 | 第38-41页 |
·稻瘟病菌 Mglrg1 敲除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41-45页 |
·MgLRG1 缺失引起产孢量显著减少,但不影响分生孢子形态 | 第41页 |
·MgLRG1 缺失导致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减慢,且菌丝形态异常 | 第41-42页 |
·Mg1rg1 敲除突变体的分生孢子无法分化出正常的附着胞 | 第42-43页 |
·MgLRG1 敲除后不影响顶体的运输 | 第43-44页 |
·MgLRG1 的敲除导致稻瘟病菌的致病能力丧失 | 第44-45页 |
·稻瘟病菌 MgRga1 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45-52页 |
·MgRga1 的结构特点 | 第45页 |
·MgRGA1 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Mgrga1 敲除突变体的筛选与验证 | 第46-48页 |
·稻瘟病菌Mgrga1 敲除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第48-52页 |
·Mgrga1 缺失突变体的分生孢子形态发生变形,产孢量略微下降 | 第48-49页 |
·MgRGA1 对于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发育是非必需的 | 第49页 |
·在疏水性表面上,Mgrga1 敲除突变体的附着胞形成滞后 | 第49-51页 |
·MgRGA1 的敲除不影响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 第51-52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2-57页 |
·MgLrg1 和 MgRga1 的结构特点 | 第52-53页 |
·MgLrg1 对于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发育、产孢及致病性是必需的 | 第53页 |
·MgRga1 影响了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发育 | 第53-54页 |
·RhoGAP 在 Rho-PAK 信号途径中的作用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9页 |
附录1 | 第69-70页 |
附录2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