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偿代位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清偿代位概述 | 第11-20页 |
(一) 清偿代位的起源 | 第11-14页 |
1."权利让与之利益" | 第11-13页 |
2.后顺位担保物权人的"清偿提供权" | 第13-14页 |
(二) 清偿代位的制度价值 | 第14-15页 |
(三) 相关国家和地区现行立法概况 | 第15-20页 |
1.法国法 | 第15-16页 |
2.德国法 | 第16-17页 |
3.日本法 | 第17-18页 |
4.我国台湾地区民法 | 第18-20页 |
二、清偿代位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20-28页 |
(一) 清偿代位与债权让与 | 第20-23页 |
1.约定清偿代位与债权让与 | 第20-22页 |
2.法定清偿代位与债权让与 | 第22-23页 |
(二) 清偿代位与赔偿代位 | 第23-27页 |
1.清偿代位与赔偿代位 | 第24-26页 |
2.清偿代位与让与请求权 | 第26-27页 |
(三) 清偿代位与债权人代位权 | 第27-28页 |
三、清偿代位的类型化分析 | 第28-47页 |
(一) 法定清偿代位 | 第28-37页 |
1.法定清偿代位的法律性质 | 第29-30页 |
2.代位权与求偿权的关系 | 第30-33页 |
3.法定清偿代位的构成要件 | 第33-36页 |
4.法定清偿代位的法律效力 | 第36-37页 |
(二) 约定清偿代位 | 第37-47页 |
1.债权人同意的清偿代位 | 第38-43页 |
2.债务人同意的清偿代位 | 第43-47页 |
四、我国现行立法的评述 | 第47-52页 |
(一) 我国现行立法的概况 | 第47-48页 |
1.《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 第47页 |
2.《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 第47页 |
3.《担保法》及其解释的相关规定 | 第47-48页 |
(二) 我国现行民法并未规定清偿代位制度 | 第48-52页 |
1.保证人对债务人"追偿权"性质之争 | 第48-50页 |
2.物上担保人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 第50页 |
3.担保人之间的"追偿权" | 第50-51页 |
4.连带债务人之间的"追偿权" | 第51-52页 |
五、我国应当在民法典中确立清偿代位制度 | 第52-59页 |
(一) 我国有制定清偿代位制度的必要 | 第52页 |
(二) 我国历史上有相关的立法例 | 第52-53页 |
(三) 几部民法典学者建议稿都规定了清偿代位制度 | 第53-54页 |
(四) 对我国清偿代位制度设计的两点思考 | 第54-59页 |
1.我国是否有必要确认约定的清偿代位 | 第54-55页 |
2.法定清偿代位与广义赔偿代位的关系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