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油画意象特征探析--关于意象油画的形而下思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学科基础 | 第9-10页 |
·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意象的概念 | 第13-20页 |
·意象的起源 | 第13-14页 |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意象美学价值 | 第14-16页 |
·儒家思想的意象美学价值 | 第14-15页 |
·道家思想的意象美学价值 | 第15页 |
·禅宗思想的意象美学价值 | 第15-16页 |
·意象与相关概念的解读 | 第16-19页 |
·“意象”与“写意” | 第16-17页 |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 第17-18页 |
·“意象”与“具象”、“抽象” | 第18页 |
·“意象”与“再现”、“表现”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对中国当代油画意象的分析 | 第20-33页 |
·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文化旅途 | 第20-23页 |
·徐悲鸿与“国画改良” | 第21页 |
·刘海粟与“取欧画写形之精” | 第21-22页 |
·林风眠与“短长相补” | 第22-23页 |
·中国第一代之后续画家的实践与探索 | 第23-26页 |
·赵无极的艺术实践 | 第23-24页 |
·吴冠中的艺术实践 | 第24-25页 |
·苏天赐的艺术实践 | 第25-26页 |
·解读当代油画意象的表现形式 | 第26-32页 |
·写实主义型 | 第26-28页 |
·表现主义型 | 第28-30页 |
·形式主义型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当代意象油画所面临的问题 | 第33-43页 |
·后现代主义下的困惑 | 第33-34页 |
·架上绘画受到的挑战 | 第33页 |
·架上绘画的前路 | 第33-34页 |
·意象油画的本质 | 第34-38页 |
·意象油画首先是油画 | 第34-35页 |
·意象油画不是“民族化”“本土化”的延续 | 第35-37页 |
·意象油画应当发挥油画本质的优势 | 第37-38页 |
·意象是中国特有产物 | 第38-40页 |
·东西方对意象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区别 | 第38-39页 |
·意象油画有别于西方的表现主义 | 第39-40页 |
·审美意象应当具备时代精神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当代意象油画的内涵与展望 | 第43-53页 |
·当代意象油画的内涵 | 第43-47页 |
·情感内涵 | 第43-44页 |
·理性内涵 | 第44-45页 |
·意识内涵 | 第45-47页 |
·当代意象油画的价值 | 第47-49页 |
·思想价值方面 | 第47-48页 |
·文化价值方面 | 第48页 |
·价值观念方面 | 第48-49页 |
·当代意象油画的意义 | 第49-53页 |
·吸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确立中国油画的亮点 | 第49-50页 |
·明确中西油画的异同,实现传承与升华 | 第50-53页 |
6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