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关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提升系统重要部分介绍与诊断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 第14-26页 |
| ·主轴装置 | 第15-18页 |
| ·盘形制动器 | 第15-17页 |
| ·深度指示器 | 第17-18页 |
| ·液压系统 | 第18-19页 |
| ·液压站 | 第18-19页 |
| ·润滑站 | 第19页 |
| ·斜面操纵台 | 第19-20页 |
| ·提升机系统速度运行要求 | 第20-21页 |
| ·动力制动和低频制动 | 第21-22页 |
| ·工作制动 | 第22页 |
| ·安全紧急制动 | 第22页 |
| ·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 第22-25页 |
| ·硬件选择原则 | 第23页 |
| ·系统硬件配置方案 | 第23-24页 |
| ·数据采集部分硬件设计 | 第24-25页 |
|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提升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及理论研究 | 第26-36页 |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简介 | 第26-27页 |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作用 | 第26页 |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目标 | 第26-27页 |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的技术支撑 | 第27页 |
|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第27-28页 |
| ·提升系统状态监测内容 | 第28-30页 |
| ·钢丝绳的监测 | 第28页 |
| ·提升机运行状态监测 | 第28-29页 |
| ·制动系统的监测 | 第29页 |
| ·电动机及主传动机构监测 | 第29页 |
| ·辅助系统的监测 | 第29页 |
| ·重要回路监测 | 第29-30页 |
| ·故障诊断应用介绍 | 第30-31页 |
| ·现阶段的主要诊断方法 | 第30页 |
| ·诊断技术在大型设备上的运用 | 第30-31页 |
| ·矿井提升设备常见故障分析 | 第31-32页 |
| ·提升机系统故障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 ·故障推理机制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故障预诊断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36-64页 |
| ·软件基本功能 | 第36-37页 |
| ·故障诊断系统的结构 | 第37-39页 |
| ·故障诊断结构流程 | 第37-38页 |
| ·知识库表示方法与知识的存储 | 第38-39页 |
| ·推理机制的实现 | 第39页 |
| ·诊断系统的数据库创建及访问设计 | 第39-48页 |
| ·诊断系统的数据库创建 | 第39-41页 |
| ·诊断系统的数据库访问设计 | 第41-48页 |
| ·上位机与 PLC 通信程序设计 | 第48-55页 |
| ·通信原理及通讯协议类型 | 第48页 |
| ·编程口通信协议 | 第48-50页 |
| ·通讯操作流程 | 第50-51页 |
| ·上位机通信软件的选择及编程的具体实现 | 第51-55页 |
| ·故障诊断处理模块 | 第55-56页 |
| ·部分重要监控模块状态显示 | 第56-63页 |
| ·重要动作监控及故障显示 | 第56页 |
| ·制动油压、电机电流和润滑油压状态监控 | 第56-58页 |
| ·提升机深度及速度监控 | 第58-61页 |
| ·闸瓦磨损监控 | 第61页 |
| ·PLC 软元件状态查询及状态控制 | 第61-63页 |
| ·文件管理 | 第63页 |
| ·人机接口的实现 | 第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5章 实验研究 | 第64-69页 |
| ·实验目的 | 第64页 |
| ·实验原理 | 第64-65页 |
| ·实验步骤 | 第65-66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9-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