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环件辗扩成形概述 | 第9-10页 |
| ·环件辗扩的分类 | 第9页 |
| ·环件冷辗扩特点 | 第9-10页 |
| ·环件辗扩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环件辗扩的发展历史 | 第10页 |
| ·环件辗扩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 ·环件辗扩应用研究 | 第12-13页 |
| ·环件辗扩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第2章 环件辗扩理论和技术 | 第16-26页 |
| ·实现环件辗扩的条件 | 第16-24页 |
| ·咬入条件 | 第16-21页 |
| ·锻透条件 | 第21-22页 |
| ·刚度条件 | 第22-24页 |
| ·辗扩过程中的成形特点 | 第24页 |
| ·环件辗扩力的计算 | 第24-25页 |
| ·驱动辊旋转辗扩速度 | 第24页 |
| ·芯辊进给速度 | 第24-25页 |
| ·导向辊的速度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理论基础 | 第26-36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 ·弹塑性增量理论 | 第26-30页 |
| ·弹塑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第30-31页 |
| ·弹塑性有限元方程的求解 | 第31-32页 |
| ·静力隐式积分算法 | 第31-32页 |
| ·动力显式积分算法 | 第32页 |
| ·动力显式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 ·动力显式有限元方程 | 第32-33页 |
| ·动力显式方法的条件稳定性 | 第33-34页 |
| ·有限元分析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4-35页 |
| ·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34页 |
| ·结构离散化和单元选用 | 第34页 |
| ·边界约束处理 | 第34-35页 |
| ·载荷处理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冷辗扩工艺分析和相关工艺参数计算 | 第36-46页 |
|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冷辗扩工艺分析 | 第36-37页 |
|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冷辗扩工艺参数设计 | 第37-45页 |
| ·辗扩工具设计 | 第37-38页 |
| ·毛坯设计 | 第38-39页 |
| ·毛坯进给量的极限值计算 | 第39-40页 |
| ·芯辊直线进给运动的极限速度 | 第40-41页 |
| ·导向辊圆心运动轨迹计算 | 第41-43页 |
|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在冷辗扩过程中半径变化计算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冷辗扩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6-54页 |
|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第46-48页 |
| ·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冷辗扩过程建模 | 第48-53页 |
| ·创建部件 | 第48页 |
| ·材料特性 | 第48-49页 |
| ·几何体装配 | 第49页 |
| ·设置分析步 | 第49-50页 |
| ·接触设置 | 第50-51页 |
| ·边界条件和载荷设置 | 第51-52页 |
| ·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 ·分析作业提交 | 第53页 |
| ·分析结果后处理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模拟结果分析及冷辗扩实验 | 第54-64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61页 |
| ·毛坯辗扩比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成形的影响规律 | 第54-56页 |
| ·驱动辊转速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成形的影响规律 | 第56-58页 |
| ·芯辊直线进给速度对环件成形的影响规律 | 第58-59页 |
| ·芯辊的反作用力对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成形的影响规律 | 第59页 |
| ·成形过程中金属流动情况分析 | 第59-61页 |
| ·实验验证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