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一) “效率”一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第10页
  (二) 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现状需要重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10页
  (三)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从影响它的因素入手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4页
  (一) 研究目的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页
  (四) 研究结果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4-21页
 一、学习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第14-17页
  (一) 学习效率的含义第14-15页
  (二) 数学学习效率及其维度划分第15-16页
  (三) 影响学习效率因素的已有研究第16-17页
 二、本文研究的问题第17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7-21页
  (一) 非智力因素第17-18页
  (二) 数学学习策略第18-19页
  (三) 数学教学过程第19-21页
第3章 理论、文献探讨及本文模型假设第21-26页
 一、本研究的几个理论支撑第21-22页
  (一) IN 结合论第21页
  (二) 最优化理论第21-22页
  (三) 认知负荷理论第22页
 二、文献探讨第22-24页
  (一) 教学过程与非智力因素第23页
  (二) 教学过程与数学学习策略第23页
  (三) 非智力因素与数学学习策略第23-24页
 三、本文模型假设第24-26页
  (一) 测量模型假设第24页
  (二) 结构模型假设第24页
  (三) 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假设模型图第24-26页
第4章 各潜在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第26-36页
 一、研究对象第26页
 二、各潜在变量的成分研究第26-36页
  (一) 学生数学学习效率调查量表第26-32页
  (二) 学生数学教学过程感知调查量表第32-34页
  (三) 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量表第34-35页
  (四) 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量表第35-36页
第5章 各因素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路径分析第36-46页
 一、假设模型的修正与评价第36-40页
  (一) 模型识别第36页
  (二) 数据的检查第36页
  (三) 违犯估计的检查第36-38页
  (四) 模型的修正第38-39页
  (五) 模型的评价第39-40页
 二、性别组间不变性检验第40-41页
 三、模型结果解释第41-42页
  (一) 直接效果第41页
  (二) 间接效果第41页
  (三) 总体效果第41-42页
 四、最终模型的分析与讨论第42-46页
  (一) 最终模型的总体情况第42页
  (二) 对测量模型的讨论第42-44页
  (三) 对结构模型的讨论第44-46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46-50页
 一、研究结论第46页
 二、理论研究启示第46-47页
  (一) 学习效率维度研究的启示第46页
  (二) 模型建构启示第46-47页
 三、教学实践启示第47-48页
  (一)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第47-48页
  (二) 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第48页
 四、未来研究方向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1:数学学习效率调查量表(初始量表)第52-53页
附录2:数学学习效率调查量表(正式量表)第53-54页
附录3: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量表(初始量表)第54-55页
附录4: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量表(正式量表)第55-56页
附录5:学生数学教学过程感知调查量表(初始量表)第56-57页
附录6:学生数学教学过程感知调查量表(正式量表)第57-58页
附录7: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量表(初始量表)第58-59页
附录8: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量表(正式量表)第59-60页
读硕其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中小学教师思维方式的转换研究
下一篇: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