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国际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发展 | 第12-15页 |
·H.264解码平台的比较及选择 | 第15-16页 |
·Blackfin DSP系列的优势分析 | 第16-18页 |
·课题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H.264/AVC编解码标准的技术分析 | 第19-30页 |
·H.264,AVC的产生 | 第19-20页 |
·H.264/AVC的特点 | 第20页 |
·H.264/AVC的编解码结构 | 第20-22页 |
·H.264/AVC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22-29页 |
·帧内预测 | 第22-24页 |
·帧间预测 | 第24-27页 |
·变换量化 | 第27-28页 |
·熵编码 | 第28页 |
·去方块滤波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ADI-Blackfin533系统开发平台概述 | 第30-39页 |
·DSP的选用 | 第30-31页 |
·图像处理对DSP的要求 | 第30页 |
·视频编解码芯片的选择 | 第30-31页 |
·ADSP-Blackfin533性能和结构分析 | 第31-35页 |
·Blackfin533的性能指标 | 第31-32页 |
·Blackfin533的系统结构 | 第32-33页 |
·Blackfin533的存储器结构 | 第33-34页 |
·Blackfin533的DMA应用 | 第34-35页 |
·ADSP-Blackfin533 EZ-KIT LITE评估板简介 | 第35页 |
·软件开发环境Visual DSP++4.5特性及应用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Blackfin533的H.264视频解码方案设计 | 第39-47页 |
·开源参考模型的比较 | 第39-40页 |
·JM参考模型的测评 | 第40-41页 |
·视频解码的设计流程 | 第41-42页 |
·基于Blackfin533的H.264视频解码硬件框架设计 | 第42-44页 |
·硬件设计方案 | 第42-43页 |
·硬件设计关键点分析 | 第43-44页 |
·基于Blackfin533的H.264视频解码软件开发流程 | 第44-46页 |
·软件设计流程 | 第45-46页 |
·软件设计关键点分析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基于Blackfin533的H.264 Baselinf Profile解码移植 | 第47-63页 |
·H.264 Baseline Profile分析与提取 | 第47-53页 |
·H.264的Profile分类及应用 | 第47-48页 |
·H.264 Baseline Profile解码提取 | 第48-53页 |
·H.264 Baseline Profile复杂度分析 | 第53-56页 |
·解码测试的实验环境选择 | 第53页 |
·解码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分析 | 第53-56页 |
·H.264 Baseline Profile在Blackfin533上的移植 | 第56-62页 |
·解码器在Visual DSP++4.5仿真环境下的编译 | 第56-60页 |
·解码器在Blackfin533 EZ-KIT LITE开发板的运行 | 第60-62页 |
·移植结果分析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基于Blackfin533的H.264 Baseline Profile解码优化 | 第63-85页 |
·针对H.264解码的算法优化 | 第63-70页 |
·数据结构的优化策略 | 第63-64页 |
·解码主程序的优化 | 第64-67页 |
·去方块滤波的优化 | 第67-70页 |
·基于Blackfin533硬件平台的优化 | 第70-75页 |
·编译环境的优化 | 第70-73页 |
·存储资源的优化 | 第73-74页 |
·DMA的优化 | 第74-75页 |
·针对H.264解码的常用C代码优化 | 第75-78页 |
·应用高效的C代码编程 | 第75-76页 |
·改进复杂的循环分支语句 | 第76-78页 |
·汇编优化策略 | 第78-83页 |
·汇编优化的遵循规则 | 第78-79页 |
·内嵌汇编的注意事项 | 第79-80页 |
·汇编优化函数的选择 | 第80-83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