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进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绪论第7-12页
 一、研究意义第7-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0页
 三、理论框架第10-12页
第一章 历史进程: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历史回顾第12-22页
 第一节 黑龙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临时参议会)时期第12-17页
  一、东北解放区的萌芽阶段:1945年——1949年第13-14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阶段:1949年——1954年第14-16页
  三、历史地位及影响第16-17页
 第二节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时期第17-21页
  一、停滞低谷和曲折发展时期:1954年——1976年第18-19页
  二、全面恢复和健康发展时期:1976年——2000年第19-20页
  三、科学规范和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体制沿革: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立法体制的建设第22-37页
 第一节 立法机构的设置第22-25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颁布前:立法部门不明确第22-23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颁布后:专门委员会主导立法第23-24页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出台后: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第24-25页
 第二节 立法权的发展第25-30页
  一、从地方立法权缺失到赋予和相对扩大立法权第26-29页
  二、立法参与者的作用增强第29-30页
 第三节 立法程序的进步第30-36页
  一、与立法权共生的地方立法程序第31-35页
  二、地方立法程序法制化的逐步完善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成就、得失与展望第37-54页
 第一节 立法成就第37-44页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第37-39页
  二、重视法案起草,奠定良法基础第39-43页
  三、重视审议工作,确保立法质量第43-44页
 第二节 问题剖析第44-51页
  一、部门利益法制化第44-46页
  二、法规立项缺乏计划性和严肃性第46-48页
  三、立法监督缺位第48-51页
 第三节 方向期望第51-53页
  一、处理好立法数量与立法质量的关系第51-52页
  二、坚持法制统一与突出地方特色并重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比较、思考与评价第54-66页
 第一节 定位比较第54-60页
  一、与全国和全国平均数据的比较第54-56页
  二、与省情相当的省份的比较第56-58页
  三、与省情较好的省份的比较第58-60页
 第二节 启示与思考第60-64页
  一、提高自身素质第60-61页
  二、改进立法程序第61-63页
  三、发挥地方优势第63-64页
 第三节 理性评价第64-65页
  一、折射鲜明时代特色第64页
  二、助推民主法制进程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语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行政指导中的信赖保护原则
下一篇:我国治安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