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OFDM的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低压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自适应OFDM 技术现状 | 第19-23页 |
·比特功率分配算法 | 第20-21页 |
·信道估计 | 第21-23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与模型研究 | 第24-44页 |
·引言 | 第24页 |
·电力线信道特性测量与分析 | 第24-33页 |
·阻抗特性 | 第24-27页 |
·噪声特性 | 第27-31页 |
·传输衰减特性 | 第31-33页 |
·多径传输模型 | 第33-36页 |
·基于EPSO 算法的多径传输模型参数辨识 | 第36-42页 |
·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36-37页 |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第37页 |
·初始值的确定 | 第37-38页 |
·EPSO 算法的寻优过程 | 第38页 |
·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38-42页 |
·噪声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自适应OFDM 系统研究 | 第44-57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系统结构 | 第45-47页 |
·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自适应OFDM 技术在PLC 中的应用 | 第48-56页 |
·信号帧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调制模式门限的确定 | 第49-50页 |
·子载波信噪比估计算法 | 第50-52页 |
·子载波比特分配算法的实现 | 第52页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时频域联合信道估计 | 第57-82页 |
·引言 | 第57页 |
·导频辅助信道估计 | 第57-66页 |
·导频的选择与插入 | 第58-60页 |
·接收端获取导频位置信道信息的算法 | 第60-64页 |
·恢复信道信息的插值算法 | 第64-65页 |
·几种插值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5-66页 |
·自适应滤波 | 第66-67页 |
·应用自适应滤波算法的信道估计 | 第67-77页 |
·经典卡尔曼滤波器 | 第67-71页 |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 第71-73页 |
·无先导卡尔曼滤波器 | 第73-74页 |
·基于无先导卡尔曼滤波的时域信道估计 | 第74-76页 |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频域估计 | 第76-77页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多用户OFDM 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 | 第82-93页 |
·引言 | 第82页 |
·多用户OFDM 系统模型 | 第82-83页 |
·多用户OFDM 算法描述 | 第83-84页 |
·多用户OFDM 自适应比特功率分配的实现 | 第84-88页 |
·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84-86页 |
·粒子的编码 | 第86页 |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 第86-87页 |
·约束条件的处理 | 第87页 |
·基于 PSO 算法的比特功率分配过程 | 第87-88页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88-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电力线信道通用仿真平台的设计 | 第93-113页 |
·引言 | 第93页 |
·通用仿真平台的总体结构 | 第93-95页 |
·通用仿真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95-105页 |
·总体设计 | 第96-97页 |
·基础模拟单元的建立 | 第97-99页 |
·电力线拓扑结构的模拟 | 第99-100页 |
·电源净化的实现 | 第100-101页 |
·噪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 第101-105页 |
·通用仿真平台的功能 | 第105-109页 |
·自适应OFDM 系统在信道仿真平台的性能测试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节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1-12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