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钢管混凝土柱肩梁的构造特点及工程应用 | 第10-13页 |
·钢管混凝土柱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5-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模型设计加工与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19-31页 |
·肩梁的原型调查 | 第19-20页 |
·试验模型的设计 | 第20-23页 |
·基础梁的设计与制作 | 第23页 |
·试验方案 | 第23-31页 |
·试验加载设备 | 第23-25页 |
·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25-26页 |
·试验观测设计 | 第26-31页 |
第三章 DJL-1,2、DJL-3,4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65页 |
·材性试验 | 第31-33页 |
·概述 | 第31页 |
·取材位置及尺寸 | 第31-32页 |
·试验结果 | 第32页 |
·材性试验总结 | 第32-33页 |
·灌浆料材性试验结果 | 第33页 |
·DJL-1试验过程和试验现象 | 第33-37页 |
·DJL-1试验现象小结 | 第34页 |
·DJL-1试验照片 | 第34-36页 |
·DJL-2与DJL-1的比较 | 第36页 |
·DJL-2试验照片 | 第36-37页 |
·DJL-1、DJL-2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51页 |
·DJL-1,2荷载一位移曲线分析 | 第37页 |
·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的确定 | 第37-39页 |
·应变分析 | 第39-44页 |
·应变曲线 | 第44-49页 |
·破坏模式 | 第49-51页 |
·DJL-3试验过程和试验现象 | 第51-55页 |
·试验现象小结 | 第52页 |
·DJL-3试验照片 | 第52-53页 |
·DJL-4与DJL-3的试验结果比较 | 第53-54页 |
·DJL-4试验照片 | 第54-55页 |
·试验现象总结 | 第55页 |
·DJL-3、DJL-4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DJL-3,4荷载一位移曲线分析 | 第55页 |
·屈服荷载和屈服位移的确定 | 第55页 |
·应变分析 | 第55-57页 |
·应变曲线 | 第57-62页 |
·破坏模式 | 第62-65页 |
第四章 肩梁设计方法的比较 | 第65-75页 |
·DJL-1,2试验与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65-69页 |
·不考虑上、下翼缘作用,仅考虑肩梁腹板 | 第65-67页 |
·考虑肩梁上、下翼缘作用 | 第67-68页 |
·部分考虑翼缘作用 | 第68-69页 |
·DJL-3,4试验与设计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69-72页 |
·不考虑上、下翼缘作用,仅考虑肩梁腹板 | 第70页 |
·考虑上、下翼缘作用 | 第70-71页 |
·部分考虑翼缘作用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5页 |
第五章 有限元分析与验证 | 第75-87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概述 | 第75页 |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过程 | 第75-79页 |
·钢材的本构关系及单元选择 | 第75-76页 |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及在ANSYS中单元的选择 | 第76-77页 |
·ANSYS模型的建立 | 第77-78页 |
·ANSYS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确定和荷载的施加 | 第78-79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9-85页 |
·荷载位移曲线 | 第79-80页 |
·DJL-1,2与DJL-3,4肩梁腹板的(Von mises)等效应力 | 第80-83页 |
·DJL-1,2与DJL-3,4肩梁腹板受压区的主压应变 | 第83-84页 |
·DJL-1,2与DJL-3,4腹板控制点的主压应变曲线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7-91页 |
·本文结论 | 第87-88页 |
·荷载位移曲线及屈服荷载 | 第87页 |
·应变发展规律 | 第87-88页 |
·破坏模式 | 第88页 |
·与现行肩梁设计方法的对比 | 第88页 |
·设计建议 | 第88-89页 |
·后续工作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