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基因BnMS2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鉴定

目录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37页
   ·油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关系第13-16页
     ·细胞质雄性不育第14-15页
     ·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5-16页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第16-22页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育性分类第16页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分类第16-18页
       ·两对显性基因互作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7页
       ·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7页
       ·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7-18页
       ·隐性上位基因互作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8页
       ·转基因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第18页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第18-20页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第20-22页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连锁图谱及重要基因的定位第22-27页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连锁图谱第22-23页
     ·甘蓝型油菜重要基因的定位第23-27页
       ·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第23-24页
       ·抗病性状相关基因的定位第24-26页
       ·种皮颜色相关基因的定位第26页
       ·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分离第26-27页
   ·图位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基本技术环节第27-31页
     ·目的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第27-28页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28-29页
     ·构建目的基因区域的物理图谱第29-30页
     ·候选基因的确定与功能验证第30-31页
   ·芸薹属作物与拟南芥比较基因组研究第31-35页
     ·比较基因组学第31页
     ·芸薹属作物的比较基因组研究第31-32页
     ·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之间的共线性研究第32-35页
       ·宏观共线性第32-33页
       ·微观共线性第33-34页
       ·ACGM标记——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第34-35页
     ·芸薹属作物与拟南芥比较基因组研究对于基因克隆的意义第3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5-3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7-51页
   ·试验材料第37页
   ·群体构建及等位性分析第37-40页
     ·群体构建第37-38页
     ·等位性分析第38-40页
   ·AFLP与BSA分析第40-42页
     ·DNA提取及样品池的构建第40页
     ·AFLP分析第40-42页
       ·总DNA的酶切和连接第40-41页
       ·预扩增第41页
       ·选择性扩增第41-42页
       ·电泳检测第42页
   ·SCAR标记转化第42-45页
     ·大肠杆菌(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2-43页
     ·差异片段的回收与连接第43页
     ·差异片段的克隆与测序第43-44页
       ·连接子的转化第43-44页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第44页
     ·PCR walking第44-45页
     ·SCAR引物设计及检测第45页
   ·SSR分析第45页
   ·BnMs2基因的粗定位和精细定位及遗传图谱的绘制第45-46页
   ·BnMs2基因的图谱定位第46页
   ·标记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比对及ACGM标记开发第46-47页
     ·标记序列的BLAST分析第46-47页
     ·ACGM标记的开发第47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47-51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48页
       ·p2301G1与p2301G2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页
       ·p2301AntiG2反义载体的构建第47-48页
       ·p121P2GUS启动子分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页
     ·油菜的遗传转化第48-49页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49-51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49页
       ·转基因植株的GUS活性检测第49-50页
       ·转基因植株育性的分子标记检测第50-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75页
   ·S4516AB群体的构建第51页
   ·S4516AB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第51-52页
   ·S45AB与S4516AB杂合位点的等位性分析第52页
   ·与BnMs2连锁的AFLP标记第52-53页
   ·BnMs2基因的初步定位第53-55页
   ·SCAR标记转化第55-60页
     ·差异片段的克隆测序第55-56页
     ·AFLP侧翼序列的分离第56-57页
     ·SCAR标记的获取第57-60页
   ·BnMs2基因的图谱定位第60页
     ·在TN群体和QN群体上的图谱定位第60页
     ·借助图谱标记信息发展新的SSR标记第60页
   ·BnMs2基因的精细定位第60-61页
   ·基于标记序列BLAST分析的候选基因鉴定第61-64页
     ·与拟南芥基因组的同源性比较第61页
     ·ACGM标记的开发第61-63页
     ·基于白菜BAC序列的候选基因筛选第63-64页
   ·BnMs2基因的BAC克隆筛选、候选基因的预测及测序第64-65页
   ·油菜的遗传转化第65-74页
     ·BnMs2基因的互补测验第65-69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5-66页
       ·转基因阳性株的获取与育性检测第66-69页
     ·候选基因BnG2基因的反义抑制第69-71页
       ·反义载体的构建第69-70页
       ·反义抑制阳性株的获取与表型检测第70-71页
     ·候选基因BnG2基因启动子的分离与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71-74页
       ·启动子分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1-72页
       ·BnG2基因启动子的分离与花药特异表达第72-74页
   ·小结第74-75页
4 讨论第75-81页
   ·候选基因BnG2可能就是BnMs2第75页
   ·侧翼分子标记分析结合混合样品作图可以提高基因精细定位的效率第75-76页
   ·利用拟南芥基因组信息定位基因与筛选候选基因的一些思考第76-77页
   ·甘蓝型油菜转基因沉默的启示第77-78页
   ·双隐性核不育制种时拔除50%可育株问题的基因工程解决思路第78-81页
5 参考文献第81-98页
附录第98-100页
 附录1:油菜转基因所用的培养基第98页
 附录2:GUS染色液的配制第98-99页
 附录3: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99-100页
  作者简介第99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低磷胁迫基因表达谱分析
下一篇:人工合成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种皮颜色遗传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