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维生素B和维生素E含量及其与籽粒色素含量的相关性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43页 |
·有色小麦 | 第12-14页 |
·有色小麦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有色小麦营养品质 | 第13页 |
·彩色小麦发展前景 | 第13-14页 |
·维生素的特点和种类 | 第14-15页 |
·维生素的特点 | 第14-15页 |
·维生素的种类 | 第15页 |
·水溶性维生素 | 第15-17页 |
·维生素B1 | 第16页 |
·维生素B_2 | 第16-17页 |
·维生素B_6 | 第17页 |
·脂溶性维生素 | 第17-24页 |
·维生素A | 第17-18页 |
·维生素E | 第18-24页 |
·生育酚的结构和命名 | 第18-19页 |
·生育酚的性质 | 第19-20页 |
·生育酚的资源情况 | 第20页 |
·生育酚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 第24-31页 |
·微生物分析法 | 第24-25页 |
·化学分析法 | 第25-31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5页 |
·高效毛细管电泳 | 第25-26页 |
·漫反射 FT-IR法 | 第2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6-28页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第28-31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31-42页 |
·结构与分类 | 第32-33页 |
·理化性质 | 第33-35页 |
·提取与分离 | 第35-37页 |
·提取 | 第35页 |
·分离 | 第35-37页 |
·鉴别与结构测定 | 第37-40页 |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第37页 |
·色谱法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别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紫外及可见光谱在黄酮类化合物鉴别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花色苷研究进展 | 第40-4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42-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44页 |
·小麦籽粒中B族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 第44-46页 |
·小麦籽粒中维生素E定性定量测定 | 第46-47页 |
·籽粒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6页 |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 | 第48-50页 |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中的维生素E含量 | 第50-52页 |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中的色素含量 | 第52-53页 |
·小麦籽粒颜色与B族维生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小麦籽粒维生素E含量与色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