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绪论 | 第17-2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第18-19页 |
三、本文所用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9-22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22-25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审判制度的文化基础 | 第25-74页 |
第一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运行的哲学基础 | 第25-40页 |
一、天道观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26-32页 |
二、人道观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32-37页 |
三、天人关系观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37-40页 |
第二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立身的政治文化基础—皇权制度 | 第40-58页 |
一、操控内廷司法审判机构的设置 | 第41-44页 |
二、直接断狱讼,行使司法审判权 | 第44-49页 |
三、掌控死刑案件的复核权、复奏权 | 第49-53页 |
四、颁布赦令,改变判决 | 第53-56页 |
五、总结 | 第56-58页 |
第三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依存的社会基础—纲常伦理 | 第58-74页 |
一、纲常伦理是秩序安定的基石 | 第58-61页 |
二、纲常伦理文化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塑造 | 第61-62页 |
三、纲常伦理文化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62-74页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法文化生态 | 第74-106页 |
第一节 宗教文化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74-86页 |
一、宗教文化对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渗透与制约 | 第75-82页 |
二、传统司法审判制度对宗教文化的保护 | 第82-83页 |
三、宗教文化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关系的评析 | 第83-86页 |
第二节 官箴文化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86-94页 |
一、官箴文化的沿革 | 第87-89页 |
二、官箴对司法官吏品行的塑造 | 第89-90页 |
三、官箴对具体司法行为的佐治 | 第90-92页 |
四、官箴与司法官责任制度佐治司法的表里关系 | 第92-94页 |
第三节 鬼神观念与传统司法审判制度 | 第94-106页 |
一、“神判”制度 | 第95-98页 |
三、法律器物中折射出的鬼神魅影 | 第98-103页 |
四、鬼神信仰对中国传统法律思维的塑造 | 第103-104页 |
五、鬼神信仰对司法审判实践的影响的评析 | 第104-106页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基本品性 | 第106-147页 |
第一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106-123页 |
一、息讼 | 第106-114页 |
二、教化 | 第114-117页 |
三、和谐 | 第117-119页 |
四、情理 | 第119-123页 |
第二节 行政化的司法审判机构设置模式 | 第123-126页 |
一、司法审判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关系 | 第123-124页 |
二、行政官员行使司法审判权 | 第124-125页 |
三、中央审判权受行政权的干涉,地方司法与行政合一 | 第125-126页 |
第三节 伦理化的司法审判运作方式 | 第126-130页 |
一、司法官吏的父母官角色 | 第126-129页 |
二、纲常伦理成为指导司法官断案的最高准则 | 第129-130页 |
第四节 酷烈、温情并立的差异化司法审判政策 | 第130-135页 |
一、酷烈地刑讯 | 第130-132页 |
二、温情与宽容 | 第132-135页 |
三、酷烈与温情的司法政策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杠杆 | 第135页 |
第五节 “情、理、法”三位一体化的裁判体系 | 第135-144页 |
一、终极价值的“天理” | 第136-137页 |
二、模糊的人情 | 第137-138页 |
三、明定的国法 | 第138-139页 |
四、理、情、法三者的位阶关系 | 第139-144页 |
第六节 地方审判民刑不分、重刑轻民的司法审判传统 | 第144-147页 |
第四章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法文化价值 | 第147-162页 |
第一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法文化价值的表征 | 第147-159页 |
一、完备的法律设施 | 第147-150页 |
二、先进的法律技术 | 第150-157页 |
三、闪光的法律思想 | 第157-159页 |
第二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历史价值 | 第159-162页 |
一、维护统治秩序、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 第159-160页 |
二、平衡民众心理的调节器 | 第160页 |
三、宣示封建法律精神,实现社会和谐 | 第160-162页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法文化扬弃与承继 | 第162-181页 |
第一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的扬弃 | 第162-172页 |
一、司法审判行政化的弊端 | 第162-166页 |
二、酷烈刑讯的危害 | 第166-168页 |
三、司法特权观念的负面影响 | 第168-170页 |
四、转变传统司法审判观念 | 第170-172页 |
第二节 传统司法审判制度法文化的借鉴 | 第172-181页 |
一、制度的借鉴 | 第173-175页 |
二、法律思想的启示 | 第175-181页 |
余论 | 第181-183页 |
附录:中国司法传统审判制度演变史综述 | 第183-189页 |
主要的参考文献 | 第189-197页 |
后记 | 第197-19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8-19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