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新疆野生石竹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利用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40页
 1、石竹属野生资源分布第11-14页
   ·中国石竹属野生资源种类及分布第12-13页
   ·新疆石竹属野生资源分布及种类第13-14页
 2、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的分类第14-16页
   ·石竹亚科(Subfam. Silenoideae A. Br.)的分类第14页
   ·石竹属(Dianthus)的分类第14-15页
   ·石竹属分种检索表第15-16页
 3、植物微形态特征研究第16-20页
   ·植物的孢粉学研究第16-18页
     ·孢粉学的发展简史第16-17页
     ·孢粉学的研究内容第17页
     ·孢粉学的研究手段第17页
     ·我国植物孢粉学研究现状第17-18页
   ·植物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第18-19页
     ·种皮微形态研究与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第18-19页
     ·种子微形态结构特征在鉴定学中的应用研究第19页
   ·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第19-20页
 4、分子系统学研究第20-30页
   ·分子系统学在观赏植物分类学上的应用第20-21页
   ·系统发育第21-22页
     ·距离矩阵法第21页
     ·性状数据分析方法第21-22页
   ·研究系统发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22-26页
     ·基本原理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4-26页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常用手段第26-30页
     ·同工酶(sozyme)第26-27页
     ·RFLP第27页
     ·RAPD第27-28页
     ·SSR第28页
     ·AFLP第28页
     ·ITS 序列分析第28-29页
     ·185 rDNA 序列分析第29页
     ·叶绿体基因组第29-30页
 5、石竹属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第30-40页
   ·香石竹的品种分类第30-33页
     ·常花香石竹(Standard Carnation)第31-32页
     ·聚花香石竹(Spray Carnation)第32-33页
     ·盆花香石竹(Pot Carnation)第33页
   ·香石竹育种的发展趋势第33-34页
     ·常花香石竹(Standard Carnation)第33-34页
     ·聚花香石竹(Spray Carnation)第34页
   ·香石竹的育种目标第34页
   ·香石竹育种技术第34-35页
     ·选择育种第34页
     ·诱变育种第34-35页
     ·杂交育种第35页
   ·生物技术与良种繁育第35-36页
   ·石竹属的种间杂交第36-40页
     ·日本的石竹属的种间杂交研究第36-37页
     ·中国的石竹属的种间杂交研究第37页
     ·石竹属的种间杂交种的胚培养第37-40页
第二章 新疆野生石竹种质资源收集及形态特征分析第40-58页
 1、野外调查及资源收集第40页
   ·野外调查区域第40页
   ·调查方法第40页
     ·根第40页
     ·茎第40页
     ·叶第40页
     ·花第40页
     ·种子第40页
 2、实验结果第40-52页
   ·主要种类和形态特征第40-49页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第40-41页
     ·变色石竹 Dianthus versicolor第41页
     ·高石竹Dianthus elatus第41-42页
     ·多分枝石竹 Dianthus ramosissimus第42页
     ·针叶石竹 Dianthus acicularis第42-43页
     ·长萼石竹 Dianthus kuschakewiczii第43-44页
     ·准噶尔石竹 Dianthus soongoricus第44页
     ·天山石竹 Dianthus tianschanicus第44-45页
     ·繸裂石竹 Dianthus orientalis第45页
     ·瞿麦 Dianthus superbus第45-46页
     ·大苞石竹 Dianthus hoeltzeri第46-47页
     ·细茎石竹 Dianthus turkestanicus第47页
     ·狭叶石竹 Dianthus semenovii第47-48页
     ·阿尔泰石竹(新拟)Dianthus altaicus第48页
     ·南山石竹(新拟)Dianthus nanshanicus第48-49页
   ·新疆野生石竹主要种的变异类型第49-52页
     ·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第49页
     ·变色石竹 Dianthus versicolor第49-50页
     ·多分枝石竹Dianthus ramosissimus第50页
     ·高石竹Dianthus elatus第50-51页
     ·瞿麦Dianthus superbus第51-52页
 3、新疆野生石竹的分类研究第52-54页
   ·分类依据第52页
   ·分类结果第52-54页
 4、讨论第54-58页
   ·野生石竹的分布及资源状况第54页
   ·野生石竹的形态特征第54-56页
     ·野生石竹根部形态特征第54-55页
     ·野生石竹茎部形态特征第55页
     ·野生石竹叶部形态特征第55页
     ·野生石竹花部形态特征第55页
     ·野生石竹种子形态特征第55页
     ·新疆野生石竹的组织培养第55-56页
   ·关于新疆野生石竹的分类第56页
   ·关于新疆野生石竹的演化第56页
   ·关于野生石竹种质资源的利用第56-57页
   ·关于新疆野生石竹种质资源收集第57-58页
第三章 新疆野生石竹花粉形态与分类的探讨第58-68页
 1、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试验材料第58页
   ·试验方法第58-59页
 2、实验结果第59-66页
   ·石竹属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第59页
   ·新疆野生石竹的花粉形态第59-66页
     ·准噶尔石竹D.soongoricus第60页
     ·天山石竹D.tianschanicus第60页
     ·针叶石竹D.acicularis第60-61页
     ·长萼石竹D. kuschakewiczii第61页
     ·繸裂石竹D. orientalis第61页
     ·瞿麦 D. superbus第61-62页
     ·天山瞿麦 D. superbus Linn.var.tianshanicus第62-63页
     ·大苞石竹D. hoeltzeri第63页
     ·多分枝石竹D.ramosissimus第63页
     ·细茎石竹D. turkestanicus第63-64页
     ·狭叶石竹D. semenovii第64页
     ·中国石竹D.chinensis第64页
     ·变色石竹D.versicolor第64-65页
     ·高石竹D. elatus第65-66页
 3、讨论第66-68页
   ·新疆野生石竹花粉的外壁纹饰第66页
   ·新疆野生石竹花粉的萌发器官第66页
   ·野生石竹花粉形态的多样性及分类意义第66页
   ·新疆野生石竹的亲缘关系第66-67页
   ·新疆野生石竹起源与演化探讨第67-68页
第四章 新疆野生石竹种皮微形态特征与分类探讨第68-82页
 1、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试验材料第69-70页
   ·试验方法第70页
 2、实验结果第70-78页
   ·新疆野生石竹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第70-78页
     ·准噶尔石竹D.soongoricus第70页
     ·天山石竹D.tianschanicus第70-71页
     ·针叶石竹D.acicularis第71-72页
     ·繸裂石竹D. orientalis第72页
     ·长萼石竹D. kuschakewiczii第72-73页
     ·瞿麦 D.superbus第73-74页
     ·大苞石竹D. hoeltzeri第74页
     ·多分枝石竹D.ramosissimus第74-75页
     ·中国石竹D.chinensis第75页
     ·变色石竹D.versicolor第75-76页
     ·高石竹D. elatus第76-77页
     ·细茎石竹D.turkestanicus第77页
     ·狭叶石竹D.semenovii第77-78页
 3、讨论第78-82页
   ·新疆野生石竹种子形态特征第78页
   ·新疆野生石竹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第78-79页
   ·新疆野生石竹种子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第79-80页
   ·种子表面微形态的分类学意义第80页
   ·种子形态特征与种的区分第80-81页
   ·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与种的区分第81页
   ·种子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与种的区分第81-82页
第五章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细胞特征与分类探讨第82-95页
 1、材料与方法第82-83页
   ·试验材料第82页
   ·试验方法第82-83页
 2、实验结果第83-89页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第83-89页
     ·准噶尔石竹D.soongoricus第83-84页
     ·天山石竹D.tianschanicus第84页
     ·针叶石竹D.acicularis第84页
     ·繸裂石竹D.orientalis第84-85页
     ·长萼石竹D.kuschakewiczii第85-86页
     ·瞿麦 D.superbus第86页
     ·大苞石竹D. hoeltzeri第86页
     ·多分枝石竹D.ramosissimus第86-87页
     ·变色石竹D.versicolor第87页
     ·中国石竹D.chinensis第87页
     ·高石竹D. elatus第87-88页
     ·细茎石竹D.turkestanicus第88-89页
     ·狭叶石竹D.semenovii第89页
 3、讨论第89-95页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细胞形态与表面纹饰第89-90页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细胞附属物第90页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细胞蜡质层第90-91页
   ·新疆野生石竹叶表皮气孔器形态特征第91-92页
   ·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长宽比的比较第92-94页
   ·叶表皮细胞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第94页
   ·气孔器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第94页
   ·叶表皮气孔器特征与进化关系探讨第94-95页
第六章 基于ITS序列研究石竹属的系统发育第95-10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95-99页
   ·植物材料第95-96页
   ·实验方法第96-99页
     ·植物总DNA 提取第96-97页
     ·ITS 区片段的扩增与纯化第97-98页
     ·序列测定第98页
     ·序列分析和系统树构建第98-99页
 2 实验结果第99-103页
   ·ITS 区的长度和序列变异分析第99-100页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第100-103页
 3 讨论第103-109页
   ·ITS 序列分析在石竹属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第103页
   ·石竹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第103-104页
   ·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相互关系第104-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详细摘要第113-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筒石蒜花色变异的分子基础
下一篇:3种野生景天对逆境胁迫生理响应及园林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