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糯玉米(Zea mays L.ceretina kulesh)逆境胁迫下AQP基因表达与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种性品质分析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糯玉米品种的研究现状第12页
   ·水分利用效率第12-15页
     ·水分利用效率的定义第12-13页
     ·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影响因素第13-15页
     ·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基因及蛋白研究第15页
   ·水通道蛋白基因-MIP 成员的一种第15-17页
     ·水通道蛋白基因的结构第15-16页
     ·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分类第16页
     ·水通道蛋白基因在作物中的分布第16-17页
   ·植物水通道蛋白基因的功能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AQP 的生理功能第17-18页
     ·作物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8-19页
   ·逆境胁迫下作物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9页
   ·糯玉米的种性品质评价第19-20页
     ·种性品质第19-20页
     ·抗逆性第20页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1-26页
   ·材料第21页
     ·生理和分子实验材料第21页
     ·糯玉米种性品质评价材料第21页
   ·实验试剂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26页
     ·分子和生理实验方法第22-25页
     ·大田分子和生理实验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逆境胁迫下AQPs 基因表达差异第26-31页
   ·糯玉米AQPs 基因和表达组织的确定第26-27页
   ·逆境胁迫下AQPs 基因表达差异第27-31页
     ·总RNA 提取结果第27-28页
     ·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第28-29页
     ·mRNA 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第29-31页
第四章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WUE 变化趋势第31-43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叶片WUE 变化趋势分析第31-39页
     ·逆境胁迫下糯玉米光合速率(Pn)变化趋势分析第31-33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蒸腾速率(Tr)变化趋势分析第33-34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分析第34-36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胞间CO2 浓度(Ci)变化趋势分析第36-37页
     ·逆境胁迫下糯玉米品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变化趋势第37-38页
     ·不同逆境胁迫下叶片WUE 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分析小结第38-39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耗水量、生物量(Bio)和单株 WUE(PWUE)变化趋势分析第39-42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耗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第39-40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PWUE 变化第40-42页
   ·逆境胁迫下不同糯玉米品种WUE 变化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性品质综合评判分析第43-48页
   ·感官蒸煮品质评价第43页
   ·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第43-46页
     ·U-主指标评判因素集第43-44页
     ·V-给出评判结果集第44页
     ·确定各性状的评判标准第44页
     ·R-参试品种主指标模糊评判矩阵第44-46页
     ·确定一级权重系数分配向量第46页
     ·计算模糊评判总值C第46页
   ·对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性评判的结论第46-48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48-54页
   ·讨论第48-52页
     ·糯玉米TIP2a、TIP2b、TIP3.1 基因的表达与逆境诱因的关系第48-49页
     ·糯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逆境胁迫诱因的关系第49页
     ·糯玉米TIP2a、TIP2b、TIP3.1 基因的表达与WUE 的关系分析第49-50页
     ·TIP2a、TIP2b、TIP3.1 基因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及耗水量的关系第50页
     ·AQPs 基因的表达和WUE 对育种的意义第50-51页
     ·WUE 和养分利用效率(NUE)之间的关系第51页
     ·糯玉米种性品质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讨论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渭北旱塬麦玉轮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
下一篇:华山新麦草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和α-醇溶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