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保护性耕作技术定义 | 第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页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6-18页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16-17页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17页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17-18页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18-19页 |
·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18页 |
·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7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21-2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试验处理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5-26页 |
·土壤物理性状、产量和化学性状测定项目与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冬小麦和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对麦玉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27-49页 |
·不同耕作处理下轮作田土壤团聚体的比较 | 第27-35页 |
·轮作田保护性耕作对干筛法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第27-29页 |
·轮作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第29-35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轮耕处理对轮作田土壤入渗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各耕作处理下轮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的变化 | 第37-42页 |
·各连续耕作出来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各轮耕处理的轮作田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动态 | 第40-42页 |
·轮作田休闲期各耕作处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42-47页 |
·轮作田休闲期不同连续耕作处理的土壤蓄水保墒效应 | 第42-45页 |
·轮作田休闲期各轮耕处理的土壤蓄水保墒效应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49-56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 第50-52页 |
·不同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轮作作物氮肥和磷肥利用效率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56-70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的生物量的影响 | 第56-63页 |
·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的根重影响 | 第56-59页 |
·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59-63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出苗和分蘖的影响 | 第63-64页 |
·对冬小麦出苗的影响 | 第63页 |
·对冬小麦分蘖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和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 第64-66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的影响 | 第66页 |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和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保护性耕作对轮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70-79页 |
·各耕作处理对冬小麦和春玉米田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70-72页 |
·各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和WUE 的影响 | 第72-75页 |
·各施肥与耕作处理组合对轮作田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75-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9-83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81页 |
·各连耕和轮耕保护性耕作处理对轮作田蓄水保墒效果的影响 | 第81页 |
·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81页 |
·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对轮作田冬小麦和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81页 |
·各连耕和轮耕保护性耕作处理对轮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