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股权结构 | 第12页 |
·公司治理 | 第12-13页 |
·公司业绩 | 第13页 |
·后股权分置时期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主要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40页 |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公司治理的利益导向 | 第20-22页 |
·公司治理的机制 | 第22-25页 |
·公司治理模式 | 第25-26页 |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 第26-37页 |
·公司业绩的基础理论 | 第26-27页 |
·股权结构形成与公司业绩 | 第27-28页 |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一)-国外文献回顾 | 第28-30页 |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二)-国内文献回顾 | 第30-34页 |
·股权结构与股东治理行为研究 | 第34-37页 |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 | 第37-40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第37-38页 |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分析 | 第38-39页 |
·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第40-63页 |
·股权分置概述 | 第40-45页 |
·股权分置产生背景 | 第40-41页 |
·股权分置的危害 | 第41-44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第45-49页 |
·股权分置的交易费用 | 第45页 |
·股权分置改革与制度变迁 | 第45-46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 | 第46-49页 |
·股权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49-51页 |
·对价的概念 | 第49-50页 |
·对价的法理 | 第50-51页 |
·对价在解决股权分置方案中的应用 | 第51页 |
·股权分置流程及解决方案 | 第51-60页 |
·股权分置改革流程 | 第51-54页 |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 第54-58页 |
·已实施股权分置情况 | 第58-60页 |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变动趋势 | 第60-62页 |
·股权结构得到改善 | 第60-61页 |
·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 | 第61页 |
·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第61页 |
·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 第61-62页 |
·市场对外开放带来境内外市场一体化趋势 | 第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研究 | 第63-78页 |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第63-66页 |
·公司业绩及评价标准 | 第63-64页 |
·公司业绩的形成机制 | 第64-65页 |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第65-66页 |
·股权结构的静态比较分析 | 第66-72页 |
·国外的股权结构及其特点 | 第66-68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股权结构 | 第68-69页 |
·股权分置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 第69-72页 |
·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72-77页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路径 | 第72页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方式 | 第72-75页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情况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行为研究 | 第78-104页 |
·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理论 | 第78-81页 |
·文献回顾 | 第78-80页 |
·结构与行为理论框架 | 第80-81页 |
·股权结构与利益相关者行为 | 第81-88页 |
·分散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第82-83页 |
·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第83-86页 |
·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第86-87页 |
·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东行为 | 第87-88页 |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的对价的行为分析 | 第88-95页 |
·非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第89-90页 |
·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第90-92页 |
·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分析 | 第92-95页 |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分析 | 第95-102页 |
·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基本模型 | 第95-98页 |
·全流通与股权分置条件下控股股东隧道行为比较分析 | 第98-99页 |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隧道行为 | 第99-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六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 | 第104-120页 |
·数据样本与来源 | 第104-106页 |
·数据样本 | 第104-105页 |
·数据来源 | 第105-106页 |
·实证分析变量的选取 | 第106-108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106-107页 |
·解释变量 | 第107页 |
·控制变量 | 第107-108页 |
·实证假设 | 第108-112页 |
·股东属性与公司绩效 | 第108-111页 |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 | 第111-112页 |
·实证模型构建及结论 | 第112-118页 |
·实证模型构建 | 第112页 |
·股权构成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第112-115页 |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第115-118页 |
·实证结论分析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第120-136页 |
·股权分置改革成效 | 第120-124页 |
·股改建立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可预期的制度平台 | 第120-121页 |
·股改恢复和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 第121-123页 |
·股改恢复投资者信心 | 第123-124页 |
·后股权分置时期面临新问题 | 第124-126页 |
·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问题 | 第124-125页 |
·控股股东监管问题 | 第125-126页 |
·高管人员监管问题 | 第126页 |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第126-135页 |
·继续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 第126-128页 |
·完善股权激励措施 | 第128-129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129-132页 |
·培育并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 | 第132-133页 |
·以市场化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制 | 第133-135页 |
·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6-138页 |
·本文总结 | 第136-137页 |
·研究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