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控制器、接触器、起动器、电磁铁论文--控制器论文

感应加热电源模糊PID功率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感应加热的基本知识第8-10页
     ·感应加热的特点和用途第8页
     ·感应加热原理第8-10页
   ·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第10-12页
     ·国外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国内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1页
     ·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第11-12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工作第12-14页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14页
第二章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第14-29页
   ·电路模型第14-16页
   ·功率调节理论第16-18页
     ·中频负载电流第16-17页
     ·中频负载电压第17页
     ·逆变器的输出功率第17-18页
   ·双闭环控制系统第18-21页
     ·双闭环控制结构图第18页
     ·静态稳定性第18-19页
     ·动态特性第19-20页
     ·动态抗扰特性第20-21页
   ·控制对象的介绍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1-24页
     ·控制对象的介绍第21-23页
     ·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第23页
       ·整流电路的传递函数第23页
       ·逆变电路的传递函数第23页
       ·负载电路的传递函数第23-24页
   ·控制器的选择与分析第24-29页
     ·PID控制器的简介第24-25页
     ·数字PID控制算法第25-27页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第25-27页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第27页
     ·模糊PID控制策略第27-29页
第三章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Matlab仿真第29-43页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第29-36页
     ·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29页
     ·模糊关系第29-30页
     ·模糊矩阵和合成运算第30-31页
     ·模糊变换第31页
     ·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第31-33页
     ·模糊逻辑控制第33-36页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第33-34页
       ·模糊化运算第34-35页
       ·模糊推理第35-36页
       ·反模糊化第36页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Matlab仿真第36-43页
     ·系统结构第36-37页
     ·PID参数整定原则第37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7-39页
     ·系统的仿真与分析第39-43页
       ·S函数的编写第39-40页
       ·系统仿真第40-43页
第四章 模糊PID控制器的FPGA的实现第43-58页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43-44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流程第44-45页
   ·各个模块的实现第45-58页
     ·模糊PID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第45-47页
     ·A/D控制器模块第47-49页
     ·模糊化模块第49-51页
     ·RS-232 接口功能模块第51-53页
     ·运算功能模块第53-55页
     ·主机接口模块第55页
     ·主控制器模块第55-58页
第五章 基于LabVIEW构建的模糊PID控制系统第58-73页
   ·虚拟仪器概述第58-62页
     ·仪器的发展过程第58-59页
     ·虚拟仪器概念第59页
     ·虚拟仪器的组成第59-60页
       ·虚拟仪器的硬件平台第59页
       ·虚拟仪器的软件第59-60页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第60-61页
     ·虚拟仪器的应用第61页
     ·先进的测试与仪器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第61-62页
     ·虚拟仪器的发展方向第62页
   ·虚拟仪器的硬件平台第62-67页
     ·典型虚拟仪器事例第62-63页
     ·采集卡相关的数据采集基础知识第63-65页
       ·信号类型和对应采集卡的要求第63-64页
       ·数据采集设备主要指标第64-65页
     ·数据采集卡第65-66页
       ·数据采集卡的组成第65页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第65页
       ·数据采集卡的安装第65页
       ·数据采集卡参数设置第65-66页
     ·本文相关硬件功能介绍第66-67页
   ·基于虚拟仪器的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实现第67-73页
     ·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第67-68页
       ·VI组成第67-68页
       ·数据流编程第68页
     ·基于LabVIEW的软件设计第68-73页
       ·数据采集模块第68-70页
       ·模糊PID模块第70页
       ·计算模块第70-72页
       ·系统结构图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HID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
下一篇:工艺空调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