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微型金融的概念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7页 |
·微型金融的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微型金融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第18-27页 |
·可持续发展与微型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 第18-21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18-19页 |
·微型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第19-20页 |
·微型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与覆盖面的协调 | 第20-21页 |
·可持续发展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特点以及衡量指标 | 第21-24页 |
·可持续发展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特点 | 第21-23页 |
·衡量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 第23-24页 |
·实现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第24-27页 |
·宏观上对农村扶贫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 | 第24-26页 |
·微观上对机构自身存续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3章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27-35页 |
·国外的成功模式 | 第27-32页 |
·非政府组织模式(小组贷款模式)——孟加拉GB模式 | 第27-28页 |
·正规金融机构模式——印尼BR工模式 | 第28-29页 |
·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印度NABARD模式 | 第29-30页 |
·其他模式 | 第30-32页 |
·国外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5页 |
·各国成功的微型金融机构业绩比较 | 第32-33页 |
·国外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4章 我国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 | 第35-48页 |
·微型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35-40页 |
·我国微型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35-38页 |
·我国微型金融运行模式比较 | 第38-40页 |
·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5页 |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 第40-42页 |
·几家微型金融机构的实践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我国现有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前景分析 | 第44-45页 |
·制约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第45-48页 |
·制约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46-47页 |
·制约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 | 第47-48页 |
第5章 实现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 第48-55页 |
·外部:政策环境方面 | 第48-51页 |
·利率市场化 | 第48-49页 |
·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49-51页 |
·内部:自身运作机制 | 第51-55页 |
·产品设计创新 | 第51-52页 |
·扩大覆盖面以实现规模经济 | 第52页 |
·增强对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 | 第52-53页 |
·构建管理信息系统 | 第53-54页 |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