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刚构桥的含义及特点 | 第11-12页 |
| ·刚构桥的定义 | 第11页 |
| ·刚构桥的结构受力特点及其主要优点 | 第11-12页 |
| ·平衡悬臂施工技术的概念及演变 | 第12-16页 |
|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16-17页 |
| ·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 第17-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结构分析方法 | 第21-30页 |
| ·概述 | 第21-22页 |
| ·正装计算法 | 第22-23页 |
| ·倒装计算法 | 第23-24页 |
| ·正、倒装交替迭代计算算法 | 第24-26页 |
| ·各计算方法方法的本质及优缺点 | 第26-28页 |
| ·正装计算的本质及优缺点 | 第26-27页 |
| ·倒装计算的本质及优缺点 | 第27页 |
| ·正、倒装交替迭代计算的本质及优缺点 | 第27-28页 |
| ·本文施工控制计算分析方法的选用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连续刚构桥线形和应力的控制 | 第30-55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工程概况 | 第30-32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 ·线形控制分析 | 第33-47页 |
| ·立模标高的确立 | 第33-34页 |
| ·立模标高的绝对高程形式 | 第34-35页 |
| ·立模标高的相对高程形式 | 第35-37页 |
| ·各标高之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 ·狗耳峡特大桥高程控制分析 | 第38-47页 |
| ·应力控制分析 | 第47-53页 |
| ·测试元件及其原理 | 第47-48页 |
| ·测点布置 | 第48-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 | 第55-81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结构稳定基本理论 | 第56-59页 |
| ·两类稳定问题概述 | 第56-57页 |
| ·两类问题的临界荷载 | 第57-59页 |
| ·屈曲荷载系数的概念 | 第59页 |
| ·各个阶段屈曲荷载系数分析 | 第59-63页 |
| ·最大悬臂阶段屈曲分析 | 第63-74页 |
| ·模型参数的选择 | 第63-65页 |
| ·分析思路与方法 | 第65-74页 |
| ·竣工时结构的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74-79页 |
| ·芙蓉江特大桥概况 | 第74-76页 |
| ·模型对比 | 第76-77页 |
| ·稳定性结果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5页 |
| ·结论 | 第81-83页 |
| ·展望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