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葡萄花油田构造精细解释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 ·论文选题依据 | 第1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低级序断层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论文的创新点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1-30页 |
| ·地理位置和构造位置 | 第21-22页 |
| ·勘探开发历史 | 第22-24页 |
| ·地层特征 | 第24-28页 |
| ·沉积相特征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三维连片构造精细解释 | 第30-55页 |
| ·研究区资料情况 | 第30-31页 |
|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反射波特征 | 第31-34页 |
|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第31-32页 |
| ·地震反射波特征 | 第32-34页 |
|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第34-46页 |
| ·层位精细解释技术 | 第34-38页 |
| ·断层精细解释技术 | 第38-40页 |
| ·断层组合技术 | 第40-44页 |
| ·三维可视化解释 | 第44-46页 |
| ·速度分析与变速成图 | 第46-55页 |
| ·速度分析与时深转换方法 | 第46-47页 |
| ·速度场建立 | 第47-48页 |
| ·连片变速成图 | 第48-55页 |
| 第四章 低级序断层研究 | 第55-77页 |
| ·低级序断层概述 | 第55-56页 |
| ·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 ·低级序断层二维模型正演 | 第57-59页 |
| ·断距与分辨率、储层厚度的关系 | 第57-58页 |
| ·小断层二维模型正演 | 第58-59页 |
| ·低级序断层的地震识别与解释 | 第59-68页 |
| ·地震剖面解释 | 第60-62页 |
| ·沿层相干属性解释 | 第62-64页 |
| ·断层综合解释技术 | 第64-66页 |
| ·油水井注采关系指导低级序断层解释 | 第66-67页 |
| ·应用效果 | 第67-68页 |
| ·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式及成因解释 | 第68-72页 |
| ·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式 | 第68-71页 |
| ·低级序断层成因解释 | 第71-72页 |
| ·油田精细构造研究 | 第72-75页 |
| ·微型逆牵引构造 | 第72-74页 |
| ·微幅度构造研究 | 第74页 |
| ·储层微构造研究 | 第74-75页 |
| ·低级序断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 第75-77页 |
| 第五章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第77-97页 |
| ·构造特征 | 第77-91页 |
| ·局部构造特征 | 第77-81页 |
| ·断裂特征 | 第81-91页 |
| ·构造演化史 | 第91-97页 |
|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第91-95页 |
| ·构造发育史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油藏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 第97-103页 |
| ·油藏类型 | 第97-100页 |
| ·构造油藏类型 | 第98-99页 |
| ·复合油藏类型 | 第99-100页 |
| ·油气成藏分析 | 第100-102页 |
| ·有利区块优选 | 第102页 |
| ·有利挖潜目标优选 | 第102-103页 |
| 结论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7-108页 |
| 致谢 | 第108-10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