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完井管柱受力分析与摩阻预测方法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 ·套管力学模型研究 | 第11-17页 |
| ·井眼摩擦系数研究 | 第17-18页 |
| ·套管强度校核研究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 第2章 井眼轨迹描述 | 第21-35页 |
| ·井眼参数的拟合 | 第21-23页 |
| ·井眼轴线的拟合 | 第23-25页 |
| ·井眼轴线拟合 | 第23-24页 |
| ·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 ·三维井眼轨迹绘制原理 | 第25-30页 |
| ·平移变换 | 第25-27页 |
| ·斜轴测投影变换 | 第27-29页 |
| ·旋转变换 | 第29-30页 |
| ·水平井三维斜轴测图的绘制 | 第30-32页 |
| ·坐标系的确立 | 第30-31页 |
| ·坐标的变换 | 第31页 |
| ·三维结构图的旋转 | 第31-32页 |
| ·绘图实例 | 第32-35页 |
| 第3章 三维井眼中套管柱力学模型与求解 | 第35-49页 |
| ·坐标系的确定 | 第36-38页 |
| ·套管柱力学模型 | 第38-41页 |
| ·假设条件 | 第38页 |
| ·受力分析 | 第38-41页 |
| ·模型求解 | 第41-43页 |
| ·差分方程的推导 | 第41-42页 |
| ·模型差分法求解 | 第42-43页 |
| ·摩擦系数的取值 | 第43-45页 |
| ·计算实例 | 第45-49页 |
| 第4章 三维井眼中套管柱有限元模型与求解 | 第49-67页 |
| ·假设条件 | 第49-50页 |
| ·空间梁单元 | 第50-56页 |
| ·局部坐标系中的空间梁单元 | 第50-54页 |
| ·坐标系的转化与整体分析 | 第54-56页 |
| ·等效节点载荷 | 第56页 |
| ·空间弹性单元 | 第56-59页 |
| ·空间弹性单元特性 | 第57-58页 |
| ·空间弹性单元的平衡方程 | 第58-59页 |
| ·改进的空间梁单元 | 第59-60页 |
| ·有限元求解与计算实例 | 第60-67页 |
| 第5章 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 | 第67-76页 |
| ·套管三轴应力强度计算 | 第67-71页 |
| ·基本假设 | 第67-68页 |
| ·三轴应力模型 | 第68-69页 |
| ·三轴应力强度 | 第69-71页 |
| ·套管有效载荷计算 | 第71-73页 |
| ·有效外挤力 | 第71-72页 |
| ·有效内压力 | 第72-73页 |
| ·计算实例 | 第73-76页 |
| 第6章 套管柱载荷计算软件的编制与应用 | 第76-87页 |
| ·软件的结构 | 第76-77页 |
| ·软件的功能 | 第77页 |
| ·软件的应用 | 第77-87页 |
| ·摩擦阻力的对比 | 第78-80页 |
| ·轴向载荷的对比 | 第80-83页 |
| ·模拟套管的下入过程 | 第83-87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