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技术侦查手段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特殊侦查及技术侦查的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技术侦查手段的特点 | 第11-12页 |
一、技术侦查手段的秘密性 | 第11页 |
二、技术侦查手段的技术性 | 第11页 |
三、技术侦查手段的顺向性和直接性 | 第11-12页 |
四、技术侦查手段的强制性 | 第12页 |
第三节 技术侦查手段的法律功能与价值分析 | 第12-16页 |
一、技术侦查手段的功能 | 第12-13页 |
二、技术侦查手段的价值体现 | 第13-16页 |
第四节 技术侦查手段的价值冲突 | 第16-19页 |
一、秘密侦查与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冲突 | 第16-18页 |
二、侦查效益与人权保障价值冲突与平衡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国外技术侦查手段的比较研究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国外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定程序比较研究 | 第19-23页 |
一、适用范围特定原则 | 第20页 |
二、必要性原则 | 第20-21页 |
三、相关性原则 | 第21-22页 |
四、审批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国外技术侦查手段的补救措施的比较研究 | 第23-24页 |
一、告知当事人 | 第23页 |
二、保密和封存 | 第23-24页 |
三、销毁不再需要的材料 | 第24页 |
第三章 我国技术侦查手段定位立法思考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技术侦查手段立法的现状 | 第24-26页 |
一、我国技术侦查手段立法的概况 | 第24-25页 |
二、我国技术侦查手段现有制度的缺陷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技术侦查立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一、对技术侦查手段的传统观念不曾改变 | 第26-27页 |
二、权力本位的法律观也是技术侦查立法空缺的原因之一 | 第27页 |
三、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公正观也对技术侦查立法空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技术侦查手段立法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 | 第28-32页 |
一、实现技术侦查立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 第29页 |
二、实现技术侦查立法是切实保障人权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三、实现技术侦查立法是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 第30-31页 |
四、实现技术侦查立法是确立技术侦查工作法律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31-32页 |
五、实现技术侦查立法是加强对技术侦查工作监督的必然要求 | 第32页 |
第四章 实现技术侦查立法的初步设想 | 第32-43页 |
第一节 技术侦查立法模式 | 第32-37页 |
一、国外技术侦查立法的主要模式 | 第32-35页 |
二、我国的技术侦查立法模式探讨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技术侦查立法原则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依法规范侦查程序,切实维护保障人权 | 第39-43页 |
一、必须树立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执法观 | 第40页 |
二、必须严格规定技术侦查手段的适用范围 | 第40-41页 |
三、必须在充分保障人权的基础上加大打击犯罪力度 | 第41页 |
四、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技术侦查民警队伍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