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紫花苜蓿几丁质酶ClassⅢ基因克隆和遗传转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1页
   ·紫花苜蓿第13-16页
     ·紫花苜蓿植物学特征第13页
     ·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紫花苜蓿的经济价值第14-16页
     ·紫花苜蓿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6页
   ·几丁质酶第16-19页
     ·几丁质第16-17页
     ·植物几丁质酶第17-18页
     ·几丁质酶的功能第18-19页
     ·几丁质酶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进展第19页
   ·试验的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紫花苜蓿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1-36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1-26页
     ·植物材料第21页
     ·试验中仪器第21页
     ·试验中的溶液与培养基第21页
     ·试剂第21-22页
     ·引物合成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RNA 提取第26-27页
     ·RNA 纯化第27页
     ·同源克隆得到紫花苜蓿几丁质酶 ClassⅢ基因第27页
     ·目的胶回收第27-28页
     ·链接产物的 PCR第28页
     ·阳性克隆菌液的 PCR第28-29页
     ·紫花苜蓿几丁质酶 ClassⅢ核酸序列第29-30页
     ·紫花苜蓿几丁质酶 ClassⅢ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0-31页
     ·MsChiⅢ的亲疏水性分析第31-32页
     ·MsChiⅢ的跨膜螺旋信号分析第32页
     ·MsChiⅢ的功能位点分析第32-33页
     ·MsChiⅢ二级结构分析第33页
     ·MsChiⅢ三级结构的分析第33-34页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4-35页
   ·讨论第35-36页
第三章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47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6-41页
     ·试验仪器第36页
     ·试验试剂第36页
     ·溶液和培养基第36-37页
     ·引物合成第37页
     ·试验方法第37-41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1-44页
     ·目的基因中酶切位点的引入第41-42页
     ·酶切 MschiⅢ-PMD18-T 和 PCAMBIA1302第42-43页
     ·连接效果的测定第43页
     ·PCR 和酶切鉴定植物表达载体第43-44页
   ·讨论第44-47页
     ·ORF 两端酶切位点的引入第44-45页
     ·T4 连接酶作用下连接反应第45页
     ·PCAMBIA1302 中的报告基因 GFP第45-47页
第四章 农杆菌介导 MsChiⅢ转化烟草与分子检测第47-55页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47-50页
     ·植物材料第47页
     ·试验仪器第47页
     ·试剂第47页
     ·溶液和培养基第47-48页
     ·引物合成第48页
     ·试验方法第48-50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试验中 Hyg 选择压的确定第50-51页
     ·烟草的转化与成苗第51-52页
     ·PCR 检测第52页
     ·RT-PCR 检测第52-53页
   ·讨论第53-55页
     ·Hyg 选择压的重要性第53-54页
     ·PCR 和 RT-PCR 结果比较第54-55页
第五章农杆菌介导 MsChiⅢ转化紫花苜蓿与分子检测第55-64页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55-58页
     ·植物材料第55页
     ·试验仪器第55页
     ·试验试剂第55页
     ·溶液及培养基第55-56页
     ·引物第56页
     ·试验方法第56-5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试验中抗生素选择压的确定第58-59页
     ·侵染时间第59-60页
     ·共培养时间第60页
     ·紫花苜蓿转化和成苗过程第60-61页
     ·PCR 检测第61-62页
     ·RT-PCR 检测结果第62页
   ·讨论第62-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主要结论第64页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附录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人为选择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三种不育胞质粳稻细胞核不育系的特性研究及小粒突变基因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