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律师制度论文

我国律师群体的媒体形象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9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研究问题第11-12页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四)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1. 大众传媒与社会分化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2. 媒体与特定社会群体的研究第14页
  3. 媒体与律师群体的研究第14-15页
 (五) 研究方法第15-19页
  1. 调查研究第15-16页
  2. 内容分析第16页
  3. 研究样本的选取第16-17页
  4. 操作化定义第17页
  5. 类目建构与编码第17-18页
  6. 辩证的文本分析第18-19页
一、结构与文本:媒介控制的研究视角第19-25页
 (一) 媒介控制与传播研究的学术视角第19-20页
 (二) 社会分层理论与律师群体定位第20-23页
  1. 社会分层理论的引入第20-21页
  2. 从中间阶层到律师群体第21-22页
  3. 社会需求下的律师群体定位第22-23页
 (三) 从结构到内容:反馈控制的研究视角第23-25页
二、结构控制:律师形象的塑造机制第25-31页
 (一) 新中国律师制度的沿革第25-27页
   ·年以前律师制度的初具规模时期第25-26页
   ·年至1992 年律师制度恢复重建时期第26页
   ·年至今律师制度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第26-27页
 (二) 当前我国律师群体的地位与处境第27-29页
 (三) 结构控制:律师形象错位的成因第29-31页
  1. 中国司法领域的特殊因素第29页
  2. 律师职业商业化的因素第29-30页
  3. 律师社会关系机制因素第30-31页
三、我国律师群体形象的媒体再现第31-43页
 (一) 律师群体:法制社会下的中间阶层第31-34页
  1. 律师群体形象的历史形成第31-32页
  2. 律师群体的社会处境第32-34页
 (二) 传媒建构下的律师议题第34-39页
 (三) 律师在议题呈现中的位置第39-41页
 (四) 媒体对律师群体社会处境的再现第41-42页
 (五) 对媒体律师议题设置的反思第42-43页
四、律师——媒介形象偏离的贵族第43-50页
 (一) 理论视角重现第43-44页
 (二) 再现律师群体的媒介形象变迁第44-48页
 (三) “打黑的知名律师”:曲解化的个案研究第48-49页
 (四) 中国律师群体媒体形象变迁的传播学分析第49-50页
  1. 中国律师群体形象偏离化传播学分析第49页
  2. 媒介真实中的中国律师群体形象第49-50页
五、媒介控制的方向与未来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仲裁的默示放弃制度
下一篇:我国撤回公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