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大均词对楚骚传统的继承及风格衍变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屈大均崇尚的理想人格与楚骚传统 | 第9-26页 |
第一节 屈大均追求的道德精神之变与常 | 第9-13页 |
一、屈大均的社会角色及道德精神之变 | 第9-11页 |
二、屈大均标榜屈原理想人格精神之常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屈大均对屈原理想人格精神的崇尚 | 第13-19页 |
一、屈原的"行人"气质以及理想人格精神 | 第13-15页 |
二、屈大均的"内美"与崇尚理想人格精神 | 第15-17页 |
三、屈大均的"修能"与崇尚理想人格精神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屈大均继承的楚骚传统与词学观念 | 第19-24页 |
一、屈大均对楚骚"风雅精神"的推崇 | 第19-20页 |
二、屈大均对《楚辞》的两种思想取向 | 第20-22页 |
三、屈大均词学思想中具有的尚用观念 | 第22-24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屈大均词中的情志抒写与楚骚精神 | 第26-52页 |
第一节 屈大均词中抒写的"香草美人" | 第26-38页 |
一、屈大均词中的香草嘉木与清洁之志 | 第26-30页 |
二、屈大均词中的美人托讽与现实追求 | 第30-38页 |
第二节 屈大均词中抒写的"哀郢"与"招魂" | 第38-45页 |
一、关于屈大均词中的"哀郢曲" | 第38-42页 |
二、关于屈大均词中的"招魂曲"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屈大均词中抒写的"自适"心态 | 第45-50页 |
一、屈大均"自适"心态的经典支撑及渊源 | 第45-47页 |
二、屈大均词抒写"自适"心态之具体表现 | 第47-49页 |
三、屈大均词中的"自适"抒写与楚骚传统 | 第49-5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屈大均词中的骚雅风格及最终形成 | 第52-73页 |
第一节 屈大均词的风格转换之总体路向 | 第52-60页 |
一、屈大均词的豪放风格的形成与衍变 | 第53-56页 |
二、屈大均词的婉约风格之形成与发展 | 第56-60页 |
第二节 屈大均词对骚雅风格的追求和呈现 | 第60-67页 |
二、屈大均词对骚雅风格的推崇和追求 | 第61-63页 |
二、屈大均词骚雅风格形成的自我调整 | 第63-67页 |
第三节 屈大均词的骚雅风格与浙西词风 | 第67-71页 |
一、屈大均与朱彝尊的社会交往和词学活动 | 第67-69页 |
二、浙西词风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心理 | 第69-70页 |
三、屈大均的骚雅风格与清初词风发展方向 | 第70-7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