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环境论文

《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第11-20页
   ·本体论基础——道为本原,和生三气第11-14页
     ·万物的初始:道为本原第11-13页
     ·万物的运转:和生三气第13-14页
   ·人性论基础——清净恬愉,人性可塑第14-17页
     ·人性的特点:清净恬愉第14-15页
     ·人性的实现:人性可塑第15-17页
   ·认识论基础——世界可知,至是之是第17-20页
     ·认识的能力:世界可知第17-18页
     ·认识的判断:至是之是第18-20页
第2章 《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第20-30页
   ·自然价值观——物无贵贱,我亦物也第20-22页
     ·生命的价值:物无贵贱第20-21页
     ·人类的位置:我亦物也第21-22页
   ·生态道德观——德及万物,不以利害义第22-25页
     ·道德的体现:德及万物第22-23页
     ·行为的约束:不以利害义第23-25页
   ·生态实践观——自然无为,节制物欲第25-27页
     ·实践的方式:自然无为第25-26页
     ·生态的原则:节制物欲第26-27页
   ·有机和谐生态观第27-30页
第3章 《淮南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第30-35页
   ·有利于和谐自然观的形成第30-32页
     ·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第30-31页
     ·善待自然,科学开发第31-32页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第32-35页
     ·和谐发展,保证公平第32-33页
     ·节俭消费,质朴人生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生内源性与外源性注意转移能力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思想及其伦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