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围岩安全信息监控与预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超前预报研究 | 第16-27页 |
| ·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断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 ·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预报的内容 | 第17页 |
|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研究 | 第17-23页 |
| ·预报的方案设计 | 第23-26页 |
| ·地质超前预报的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 ·地质预报频率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公路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信息监控研究 | 第27-40页 |
|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 ·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监控的内容 | 第28-29页 |
| ·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监控的方法 | 第29-34页 |
| ·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监控信息的分析 | 第34-36页 |
| ·分析的目的 | 第34页 |
| ·围岩变形监控预测分析 | 第34-35页 |
| ·围岩应力监控预测探讨 | 第35-36页 |
| ·隧道施工监控的信息反馈 | 第36-39页 |
| ·信息反馈方法的探讨 | 第36-38页 |
| ·隧道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管理 | 第40-48页 |
| ·预警管理的指导思想 | 第40页 |
| ·预警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0-41页 |
|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分析 | 第41-43页 |
|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 | 第41-42页 |
|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预警模型的建立 | 第43-47页 |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4页 |
| ·预警原理 | 第44-45页 |
| ·构建预警模型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金银仙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反馈与预警 | 第48-79页 |
| ·工程概况 | 第48-49页 |
| ·隧道围岩设计详细定级 | 第48-49页 |
| ·复合衬砌参数表 | 第49页 |
| ·自然条件及施工环境 | 第49-50页 |
| ·隧道施工方案 | 第50页 |
| ·地质超前预报信息反馈 | 第50-54页 |
|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 第54-75页 |
| ·洞内观察及信息反馈 | 第54-57页 |
| ·周边收敛位移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第57-65页 |
| ·拱顶下沉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第65-74页 |
| ·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第74-75页 |
|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 | 第75-78页 |
| ·二级指标综合评价 | 第76-77页 |
| ·一级指标综合评价 | 第77-78页 |
| ·评价结果分析及预警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