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构建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1 赭曲霉毒素A的产生 | 第15-16页 |
·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产毒菌株 | 第15-16页 |
·赭曲霉毒素A对食物的污染 | 第16页 |
2 赭曲霉毒素A的理化性质 | 第16-17页 |
3 赭曲霉毒素A的危害 | 第17-21页 |
·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 | 第17-19页 |
·赭曲霉毒素A的肾脏毒性 | 第18页 |
·赭曲霉毒素A的肝毒性 | 第18页 |
·赭曲霉毒素A的致癌性 | 第18-19页 |
·赭曲霉毒素A的免疫毒性 | 第19页 |
·赭曲霉毒素A的致畸性 | 第19页 |
·赭曲霉毒素A的胚胎毒性 | 第19页 |
·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 | 第19-21页 |
4 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 | 第21-23页 |
·薄层色谱层析法 | 第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2页 |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第22-23页 |
·其他检测方法 | 第23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赭曲霉毒素A完全抗原的构建与鉴定 | 第25-43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方法 | 第26-28页 |
·OA与BSA的偶联 | 第26页 |
·OA与OVA的偶联 | 第26-27页 |
·人工抗原的光谱学分析 | 第27-28页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2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8页 |
·圆二色谱分析 | 第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OA-BSA(OVA)的制备 | 第28-29页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1-41页 |
·常规荧光光谱分析 | 第32-37页 |
·人工抗原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 第37-39页 |
·人工抗原的圆二色谱分析 | 第39-41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三章 抗O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性质分析 | 第43-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ELISA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44页 |
2 方法 | 第44-47页 |
·动物饲养及处理 | 第44-45页 |
·免疫方法 | 第45页 |
·多克隆抗体(抗血清)的制备及分析 | 第45-47页 |
·抗血清的分离 | 第45页 |
·多克隆抗体产生进程 | 第45-46页 |
·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抗体血清效价 | 第46页 |
·OA抗血清的间接竞争ELISA灵敏度分析 | 第46-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抗血清产生进程 | 第47-49页 |
·间接非竞争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 | 第49-51页 |
·抗OA抗血清的间接竞争ELISA灵敏度分析 | 第51-56页 |
·包被抗原和抗血清最佳工作浓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OA间接竞争ELISA的竞争抑制曲线 | 第52-54页 |
·抗OA抗血清特异性分析 | 第54-56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抗原性质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免疫动物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 第57页 |
·免疫剂量及周期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 第57页 |
·佐剂对抗体产生的影响 | 第57页 |
·间接竞争ELISA工作条件的选择 | 第57-58页 |
第四章 OA的加标回收和实际样品检测 | 第58-63页 |
1 材料 | 第58-59页 |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2 方法 | 第59-60页 |
·ELISA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9页 |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第59-60页 |
·标准品的添加 | 第59-60页 |
·OA的提取 | 第60页 |
·试样液中OA的测定 | 第60页 |
·常见农产品中OA的检测 | 第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ELISA标准曲线 | 第60-61页 |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第61-62页 |
·常见农产品中OA的检测 | 第62-6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1 总结 | 第64-66页 |
·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的合成 | 第64页 |
·人工抗原的鉴定 | 第64-65页 |
·抗O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第65页 |
·OA的加标回收和实际样品检测 | 第65-66页 |
2 展望 | 第66页 |
·关于人工抗原的鉴定分析 | 第66页 |
·关于单克隆抗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