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3-37页 |
1.1 引言 | 第23-24页 |
1.2 盐离子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2.1 盐离子效应的发现与认识 | 第24-25页 |
1.2.2 盐离子效应中涉及的相互作用理论 | 第25-29页 |
1.3 萃取分离中盐离子效应的研究 | 第29-30页 |
1.3.1 盐离子的盐析效应 | 第29-30页 |
1.3.2 盐离子的络合效应 | 第30页 |
1.4 从界面角度研究溶剂萃取的进展 | 第30-32页 |
1.5 盐离子的界面吸附行为研究 | 第32-34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案 | 第34-37页 |
第2章 盐阴离子在界面竞争吸附行为机理研究 | 第37-47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5页 |
2.3.1 全内反射紫外吸收光谱检测离子在有机溶液/水溶液两相界面处的吸附行为 | 第40-41页 |
2.3.2 不同盐的浓度对铬离子在有机溶液/水溶液两相界面处全内反射紫外特征峰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3 定量研究盐阴离子与铬离子在有机溶液/水溶液两相界面处的竞争吸附行为 | 第42-43页 |
2.3.4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离子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行为 | 第43-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盐离子调控钒、铬阴离子在界面竞争吸附行为机理研究 | 第47-57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3.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7-48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3.3.1 不同浓度下含钒、铬溶液的ATR-FTIR谱图 | 第48-50页 |
3.3.2 钒、铬离子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行为 | 第50-53页 |
3.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钒、铬离子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行为 | 第53-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盐离子效应强化碱性介质钒、铬萃取分离新方法研究 | 第57-75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4.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7-58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4页 |
4.3.1 无机盐种类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2 硫酸钠浓度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61页 |
4.3.3 溶液pH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4 伯胺酸化度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63-64页 |
4.3.5 萃取相比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64-65页 |
4.3.6 料液中钒铬浓度比对钒、铬萃取分离的影响 | 第65页 |
4.3.7 钒、铬萃取热力学 | 第65-68页 |
4.3.8 钒、铬萃取动力学 | 第68-71页 |
4.3.9 酸化伯胺萃取钒的机理 | 第71-72页 |
4.3.10 有机相的反萃和再生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中性膦类萃取剂萃取稀土阳离子过程中盐离子效应的界面机理研究 | 第75-89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5.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5-76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76-7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7-87页 |
5.3.1 盐种类对Pr~(3+)在TOPO有机相中萃取行为的影响 | 第77-78页 |
5.3.2 Pr~(3+)在TOPO有机相中的萃取机理 | 第78-80页 |
5.3.3 低盐浓度下盐阴离子的界面亲和力主导TOPO有机相中的Pr~(3+)的萃取 | 第80-83页 |
5.3.4 高盐浓度下盐阴离子的界面亲和力和盐析能力共同主导TOPO有机相中的Pr~(3+)的萃取 | 第83-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6章 非功能化离子液体萃取稀土阳离子过程中盐离子效应的界面机理研究 | 第89-103页 |
6.1 引言 | 第8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6.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89-90页 |
6.2.2 实验方法 | 第90-91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0页 |
6.3.1 不同的盐对Pr~(3+)在[A336][NO_3]中萃取行为的影响 | 第91-94页 |
6.3.2 盐阴离子的Hofmeister偏差和配位行为对[A336][NO_3]萃取稀土过程中盐离子效应的影响 | 第94-95页 |
6.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336][NO_3]萃取Pr~(3+)过程中盐离子效应的机理 | 第95-99页 |
6.3.4 不同离子液体萃取系统中的盐离子效应 | 第99-10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7章 盐离子效应强化稀土萃取分离新方法研究 | 第103-131页 |
7.1 离子液体基双水相体系从过渡金属中萃取分离稀土 | 第103-117页 |
7.1.1 引言 | 第103页 |
7.1.2 材料与方法 | 第103-106页 |
7.1.3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6页 |
7.1.4 本节小结 | 第116-117页 |
7.2 外推拉萃取体系分离相邻稀土 | 第117-131页 |
7.2.1 引言 | 第117页 |
7.2.2 材料与方法 | 第117-119页 |
7.2.3 结果与讨论 | 第119-130页 |
7.2.4 本节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5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31-132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8.3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51页 |
致谢 | 第151-15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