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转动惯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1.3.1 转动惯量测量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2 测量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转动惯量测量设备总结 | 第13-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转动惯量的测量方法 | 第17-29页 |
2.1 转动惯量的基本概念 | 第17-23页 |
2.1.1 刚体惯性参量的概念 | 第17-20页 |
2.1.2 刚体转动惯量特性 | 第20-23页 |
2.2 转动惯量测量概述 | 第23-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39页 |
3.1 技术指标要求 | 第29页 |
3.2 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 系统总体组成 | 第30-31页 |
3.4 测量原理分析 | 第31-33页 |
3.5 测量流程设计 | 第33页 |
3.6 测量系统硬件和软件 | 第33-37页 |
3.6.1 测量系统硬件部分 | 第33-36页 |
3.6.2 测量系统软件部分 | 第36-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结构设计分析 | 第39-57页 |
4.1 天车梁架设计分析 | 第39-46页 |
4.1.1 型钢的选择 | 第39-40页 |
4.1.2 天车梁架设计 | 第40-41页 |
4.1.3 有限元分析法及ANSYS软件介绍 | 第41-43页 |
4.1.4 天车梁架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4.1.5 定义单元格及材料属性 | 第44页 |
4.1.6 网格划分 | 第44页 |
4.1.7 载荷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44-45页 |
4.1.8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2 固定盘和摆动盘设计分析 | 第46-48页 |
4.2.1 固定盘和摆动盘设计 | 第46-47页 |
4.2.2 固定盘和摆动盘分析 | 第47-48页 |
4.3 底座设计及摩擦力分析 | 第48-50页 |
4.3.1 底座设计 | 第48-49页 |
4.3.2 摩擦力分析 | 第49-50页 |
4.4 钢丝绳设计分析 | 第50-54页 |
4.4.1 钢丝绳的选择 | 第50-51页 |
4.4.2 钢丝绳振动分析 | 第51-54页 |
4.5 悬挂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4-56页 |
4.5.1 悬挂结构总体要求 | 第54页 |
4.5.2 悬挂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系统误差分析及实验 | 第57-65页 |
5.1 系统误差分析 | 第57-59页 |
5.1.1 周期测量引起的误差 | 第57-58页 |
5.1.2 半径测量引起的误差 | 第58页 |
5.1.3 sinθ≈θ引起的误差 | 第58页 |
5.1.4 平动动能引起的误差 | 第58-59页 |
5.1.5 ac_1≈ac≈H引起的误差 | 第59页 |
5.1.6 合成误差 | 第59页 |
5.2 实验验证 | 第59-64页 |
5.2.1 ADAMS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5.2.2 周期重复性试验 | 第60-61页 |
5.2.3 比对试验 | 第61-62页 |
5.2.4 实验流程 | 第62-64页 |
5.2.5 转动惯量测量结果 | 第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