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樟论文

芳樟叶油细胞形态特征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前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4页
    1.1 樟树精油出油率研究进展第9-11页
        1.1.1 采收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第9页
        1.1.2 繁殖方式对出油率的影响第9页
        1.1.3 提取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第9页
        1.1.4 部位对出油率的影响第9-10页
        1.1.5 精油含量相关性分析研究进展第10页
        1.1.6 天然芳樟醇开发与利用第10-11页
    1.2 油细胞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1 油细胞的分布第11页
        1.2.2 油细胞微观形态第11-12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2 芳樟叶性状及芳樟精油成分分析第14-2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4-15页
        2.1.1 试验材料第14页
        2.1.2 试验方法第14-1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5-22页
        2.2.1 芳樟叶性状描述性统计第15-17页
        2.2.2 芳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第17-22页
3 芳樟出油率与芳樟油细胞形态相关性分析第22-2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2页
        3.1.1 试验材料第22页
        3.1.2 试验方法第2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2-24页
        3.2.1 芳樟出油率与其叶片性状相关性分析第22-23页
        3.2.2 芳樟出油率与其油细胞形态回归分析第23-24页
    3.3 小结第24-25页
4 芳樟叶油细胞形态特征研究第25-3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5页
        4.1.1 试验材料第25页
        4.1.2 试验方法第2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4.2.1 油细胞形态特征第25-27页
        4.2.2 不同出油率单株油细胞形态差异分析第27-28页
        4.2.3 同家系不同单株油细胞形态差异分析第28-30页
5 芳樟叶不同采收期精油及油细胞动态变化第30-36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0页
        5.1.1 试验材料第30页
        5.1.2 试验方法第3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5.2.1 油细胞形态动态变化第30-32页
        5.2.2 出油率动态变化第32-34页
        5.2.3 芳樟醇含量动态变化第34-35页
    5.3 小结第35-36页
6 芳樟叶采后不同放置时间精油及油细胞动态变化第36-42页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页
        6.1.1 试验材料第36页
        6.1.2 试验方法第36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6.2.1 油细胞形态动态变化第36-37页
        6.2.2 出油率动态变化第37-38页
        6.2.3 叶片含水率动态变化第38-39页
        6.2.4 芳樟醇含量动态变化第39-40页
    6.3 小结第40-42页
7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7.1 结论第42页
        7.1.1 芳樟叶油细胞形态特征第42页
        7.1.2 芳樟叶不同采收期动态变化第42页
        7.1.3 自然放置对芳樟叶影响第42页
    7.2 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ISPR/Cas9技术介导绒山羊VEGF基因定点整合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Landsat-8 OLI和GF-2遥感影像的森林资源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