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调查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6页
    1.1 学业情绪的概念界定第9-10页
    1.2 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学业情绪的理论探讨第10-11页
        1.2.2 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第11-13页
        1.2.3 学业情绪的测量第13-14页
        1.2.4 学业情绪的干预第14-15页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15-16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2.1 问题提出第16页
    2.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2.2.1 理论意义第16页
        2.2.2 实践意义第16-17页
3 研究设计第17-20页
    3.1 研究目的第17页
    3.2 研究内容第17页
    3.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4 研究对象第18页
    3.5 测量工具第18页
    3.6 研究假设第18-20页
4 研究一 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现状调查第20-40页
    4.1 研究对象第20页
    4.2 研究工具第20页
    4.3 研究结果第20-33页
        4.3.1 青少年学业情绪现状第20-23页
        4.3.2 各年级学生学业情绪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第23-33页
            4.3.2.1 年级差异的比较第23-28页
            4.3.2.2 性别差异的比较第28-30页
            4.3.2.3 独生子女差异的比较第30-32页
            4.3.2.4 学校所在地差异的比较第32-33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33-38页
        4.4.1 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现状分析第33-34页
        4.4.2 青少年学业情绪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34-38页
            4.4.2.1 年级差异分析第34-36页
            4.4.2.2 性别差异分析第36-37页
            4.4.2.3 独生子女差异分析第37-38页
            4.4.2.4 学校所在地差异分析第38页
    4.5 结论第38-40页
5 研究二 学业情绪干预第40-50页
    5.1 干预对象第40页
    5.2 干预目的第40-41页
    5.3 干预准备第41-42页
        5.3.1 访谈工作第41-42页
        5.3.2 干预方法第42页
    5.4 干预程序第42-45页
        5.4.1 前测第42页
        5.4.2 团体辅导第42-44页
        5.4.3 后测第44-45页
    5.5 干预结果第45-47页
    5.6 分析与讨论第47-49页
    5.7 结论第49-50页
6 总讨论第50-53页
    6.1 结果及讨论第50-51页
    6.2 教育建议第51-52页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52-53页
        6.3.1 不足第52页
        6.3.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当代价值
下一篇:基于PETTLEP的表象干预对某省队女子青年篮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影响的单被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