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6页
        (一) 现有相关研究概述第13-15页
        (二) 现有相关研究不足第15-16页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6-18页
        (一) 研究框架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22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食品和进口食品第18页
        (二)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和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第18页
        (三) 关检融合第18-19页
    二、理论基础第19-22页
        (一) 政府管制理论第19-20页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20页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0-21页
        (四) 风险管理理论第21-22页
第二章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历史沿革及现状第22-29页
    一、我国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历史沿革及现状第22-24页
        (一) 我国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机构沿革及现状第22-23页
        (二) 我国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制度现状第23-24页
    二、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历史沿革及现状第24-29页
        (一) “三检合一”前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情况第24-25页
        (二) “三检合一”后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情况第25-26页
        (三)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全流程-以进口猪肉为例第26-29页
第三章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问题调查及分析第29-45页
    一、个案选择与调查实施: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问题调查第29-39页
        (一)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外部调查第29-34页
        (二)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内部调查第34-39页
    二、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的问题现状第39-42页
        (一) 执法设备保障不力第39页
        (二) 查验场所配置不足第39-40页
        (三) 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全面第40页
        (四) 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第40-41页
        (五) 查验模式不够科学第41页
        (六) 缺少部门间的协作第41-42页
    三、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2-45页
        (一) 2009年版《食品安全法》带来的桎梏还未完全消除第42-43页
        (二) 上位法设定了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食品有限的监管权限第43页
        (三) 检验检疫部门目前的后续监管手段十分有限第43-44页
        (四) 镇江检验检疫机构管理理念上重教育培训轻硬件保障第44页
        (五) 镇江检验检疫机构下设实验室体制的局限性第44-45页
第四章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改革方向与先进经验第45-53页
    一、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改革方向第45-48页
        (一)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执法内容将更为宽泛第45-46页
        (二)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执法手段将更为丰富第46-47页
        (三)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业务架构和作业流程将进行改造第47-48页
    二、相关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先进经验第48-53页
        (一) 美国基于风险分析的强化抽样和自动扣留措施第49-50页
        (二) 日本基于进口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分级检查制度第50-51页
        (三) 欧盟基于成员国间风险信息共享互通的预警体系第51-53页
第五章 完善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的主要对策第53-61页
    一、完善监管执法设施设备第53-54页
        (一) 配备监管单兵作业装备第53页
        (二) 升级监管查验设备第53-54页
        (三) 推进监管作业场所的整合第54页
    二、解决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全面问题第54-55页
        (一) 不断提升检验检疫机构下设实验室检测能力第54-55页
        (二) 同外部实验室开展长期合作,集约利用检测资源第55页
    三、建立并运行风险管理制度第55-57页
        (一) 顶层构建信息全面、系统科学、互联互通的数据库第56页
        (二) 合力运行风险管理制度第56-57页
    四、以关检融合为契机丰富工作手段第57-58页
        (一) 在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中引入海关后续监管手段第57页
        (二) 依托海关信用管理优势构建分级监管模式第57-58页
    五、基层和顶层双向发力确保工作流程和业务架构的顺利改造第58-59页
        (一) 按照“选、查、处”分离要求设置进口食品相关监管部门第58-59页
        (二) 以更为严密的业务规则强化风险防控中心建设第59页
    六、引导企业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合理节约通关成本第59-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后记第67-68页
附录第68-73页
    附录A: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对象调查表第68-70页
    附录B: 镇江口岸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内部调查表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P2P网络贷款成功性的研究--以人人贷为例
下一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天津市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