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4-31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4-19页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4-16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一、嘉靖时期浙东地区海洋贸易与对外交流 | 第19-21页 |
二、嘉靖时期浙东地区海洋贸易禁令的制定 | 第21-24页 |
三、嘉靖时期浙东地区海洋贸易禁令实施效果中的相关问题 | 第24-27页 |
四、嘉靖时期浙东地区的地域性特点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史料的应用 | 第29-31页 |
一、基本史料 | 第29页 |
二、地方志与辅助性律典史籍 | 第29-30页 |
三、私著笔记 | 第30-31页 |
第一章 明朝以前海洋贸易制度的沿革 | 第31-47页 |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边境贸易与边贸制度 | 第31-39页 |
一、唐代以前边境贸易和边贸制度 | 第31-34页 |
二、唐朝海洋贸易与边贸制度 | 第34-39页 |
第二节 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制度与边贸制度的关联 | 第39-47页 |
一、宋朝海洋贸易制度 | 第39-42页 |
二、元朝海洋贸易制度 | 第42-44页 |
三、海洋贸易制度与边贸制度的关联 | 第44-47页 |
第二章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出台之经过与内容 | 第47-73页 |
第一节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出台的背景 | 第47-58页 |
一、嘉靖时期浙东地区海洋贸易的发展 | 第47-49页 |
二、明朝嘉靖以前海洋贸易制度的沿革 | 第49-54页 |
三、嘉靖初期的海患和地方应对的无力 | 第54-56页 |
四、嘉靖初期朝贡体系的崩塌及禁令出台的导火索 | 第56-58页 |
第二节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主要内容 | 第58-69页 |
一、对前期海洋贸易禁令的沿用 | 第58-63页 |
二、颁布新的海洋贸易禁令 | 第63-66页 |
三、浙东地区设置推行海洋贸易禁令的专门机构 | 第66-69页 |
第三节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的特点 | 第69-73页 |
一、海洋贸易禁令立法内容上要比弘治《问刑条例》等增加 | 第69-70页 |
二、处罚力度上重于《大明律》等法令 | 第70-73页 |
第三章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在浙东地区实施及效果 | 第73-102页 |
第一节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在浙东地区实施 | 第73-83页 |
一、朝贡贸易的严格限制 | 第73-74页 |
二、地方厉行禁令打击民间贸易,形式灵活多样 | 第74-83页 |
第二节 海洋贸易禁令在浙东地区实施后的影响 | 第83-94页 |
一、禁令实施后反而激化了倭患 | 第83-90页 |
二、浙东地区民生生计的影响 | 第90-92页 |
三、对浙东社会的影响 | 第92-94页 |
第三节 嘉靖后期浙东倭患的阶段性平定 | 第94-102页 |
一、耗费巨大财力,代价重大 | 第94-99页 |
二、浙东地区海患倭乱阶段性平定 | 第99-102页 |
第四章 嘉靖以后明朝海洋贸易法律制度纠偏 | 第102-116页 |
第一节 嘉靖以后海洋贸易法令调整 | 第102-111页 |
一、“开海”诉求不断,要求废除海洋贸易禁令 | 第102-104页 |
二、海洋贸易在闽广等地局部合法化 | 第104-108页 |
三、闽广等地局部合法化后缓解了整个海洋贸易矛盾 | 第108-111页 |
第二节 嘉靖以后海洋贸易法律制度对浙东地区之影响 | 第111-116页 |
一、浙东地区的海洋贸易依旧限制 | 第111-113页 |
二、海洋贸易在浙东地区的限制导致隐患重现 | 第113-116页 |
第五章 嘉靖时期海洋贸易禁令的历史启示 | 第116-144页 |
第一节 禁令的推行导致海洋贸易陷于被动 | 第116-122页 |
一、规格过度限制的朝贡贸易不利于对外交流 | 第116-120页 |
二、民间海洋贸易缺乏制度的有效保障 | 第120-122页 |
第二节 维护皇权稳定导致嘉靖海洋贸易禁令出台 | 第122-131页 |
一、维护皇权稳定使立法宗旨呈现“打击为主、局部通商” | 第122-125页 |
二、海洋贸易禁令出台对维护皇权稳定适得其反 | 第125-131页 |
第三节 合理的海洋贸易制度必须“保障民生”且“因地制宜” | 第131-144页 |
一、合理的海洋贸易制度必须“保障民生” | 第131-138页 |
二、合理的海洋贸易制度必须“因地制宜” | 第138-144页 |
结论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